四段故事全讲完,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时辰,故事听得人酣畅淋漓宾主尽欢。

    而易书元也终于可以起来活动活动了,他离开座位,向前几步,走到听众桌前,向着众人拱手致谢,感谢他们认真听完故事。

    “多谢诸位能耐心听完此书!”

    “先生客气了,坐下一起吃点吧!”

    皇帝发话了,谭元裳自然赶紧跟进。

    “对对对,易先生也坐下吃点吧,厨房马上送来刚做好的点心。”

    一个眼神示意,自然有家仆立刻搬来椅子摆在桌边,这桌子本来就空着很多地方,呢。

    易书元只当不知道眼前有皇帝嫔妃,便说了声谢,十分自然地入了座。

    大太监章良喜就自然而然站到了易书元和皇帝之间,只是离着桌子有一臂距离,不会挡住双方的视线。

    边上一些大小孩童都纷纷好奇地观察易书元,这说书人一头花白长发,面色平静

    ,是如何能一张嘴发出这么多怪声,说出这么多不同声音的话的?

    大庸皇帝也是耐着性子等了这么久,到此刻不由出声发问道。

    “易先生,可曾参加科举?”

    易书元仿佛是略有诧异,看向谭元裳身边的皇帝后摇了摇头。

    “并未参加。”

    皇帝微微皱眉。

    “先生为何不参加科举?以先生才学,未必不能金榜题名,可是有什么隐情?”易书元轻松洒脱地回答一句。

    “易某闲散惯了,不喜官场那一套,从未想过当官,当个游走天下的说书人便挺好的,听故事,讲故事,说不定还能亲身经历一些故事!”

    皇帝笑了,他微微摇了摇头。

    “可是先生故事中分明意有所指,也有忧心天下鞭策君臣之意,并非尽是闲散之心!”

    那你可想得有些多了....

    易书元无奈,但还是摇了摇头。

    “这位官人多虑,易某岂敢言什么鞭策君臣啊,只求导人向善,不要误入歧途。

    皇帝却不放过易书元,又随口问了一些关于天下和国家的看法。

    易书元眼界摆在这里,哪怕是无心的应付之言,但总能说出几分道理,虽不深入,却也让皇帝心中暗惊,只可惜对方并不想深谈的样子。

    这时候,一阵香味飘来,后厨的仆人端着宵夜纷纷上来。

    “来来来,都吃点,燕窝莲子羹,清热养人!”

    谭元裳招呼着众人吃东西,易书元也不再多言,同众人一起享用美食。

    皇帝深深看了易书元一眼,这说书先生,其实心中也是有一股傲气在的。

    所谓的大隐隐于市便如此人这样了,他走遍天下,看百姓疾苦也见天下百官,吏治、民生、陋习、善恶都看在其眼中。

    不过吏治是逐渐清明的,科举舞弊也加大了整治力度,相信如这样的人才,以后定会报效帝王,毕竟若不心怀天下,这等大才如何会当一个说书人在天下游走呢?

    想到这,皇帝忽然心中一动,又问了一句。

    “易先生可知我是谁?”

    易书元吃东西的动作微微一顿,放下了勺子。

    看了看观望这边的谭元裳,又望了望恭敬侍立的章良喜,最终,易书元定睛于皇帝,带着微笑摇了摇头,就继续开始吃东西了。

    大庸皇帝眼神一亮,心中顿时明白了。

    他知道!

    但也绝可能是谭元裳告诉他的。

    明知身边是君王,却谈笑自若进退有度。

    这一刻,大庸皇帝看着易书元,颇有种古之帝王见到奇人名士的感觉,那些大才奇士最后都成了栋梁之臣。

    而易书元也懒得猜皇帝心理活动,只是一边吃一边还想着,可惜咯,某个馋嘴的今天吃不着!

    城中一个客栈内,卓晴已经睡着了,而盘腿坐在床边的一只小貂忽然觉得鼻子有点痒。

    “啊秋~”

    打了个喷嚏的灰勉不由用爪子揉了揉鼻子,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语。

    “难道我也会伤风?”

    虽然夜已经很深了,皇帝都打算今天就在谭府过夜,只是易书元肯定是不会留下的。

    拒绝了诸多挽留之后,易书元还是告别谭府的主人家与宾客,独自一人在夜色之中离去。

    易书元摇着折扇走在夜幕中的街道上,有时在步履之见尚能觉出几分注视,这是有御前侍卫在跟着。

    唉,麻烦!

    不过直到易书元回了客栈,那种视线感也逐渐就弱了下去。

    谭府之中,皇帝也没那么快睡,而是和谭元裳一起在后者那不比御书房差的书房内秉烛夜谈。

    软榻的桌案上摆着的,正是四本《河神落》分册。

    “今日也多谢你请朕来听书了,否则可真的错过了!”

    谭元裳这会倒也少了几分面君的拘谨。

    “我知道陛下在想什么,不过易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细说红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真费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真费事并收藏细说红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