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正好是韩卿的生日,赶着进城之后,张周先把妻儿安顿在驿馆内,商议好晚上张周回来给韩卿庆祝生日,然后他才跟孙上器出来,本是说好要一起去国子监报到。

    “……张解元,您先不急着去北雍,卑职要带您去个地方,有人要见您。”

    “谁要见我?”

    “暂且不能说,是要引您入宫的贵人。”

    孙上器作为锦衣卫百户,最近两天陪张周到京,一路上照顾不可谓不周到,但这个人其实口风挺严实的,具体到京后的安排,也没对张周详细说明。

    现在张周知道了,原来自己进京城之后,马上就有入宫的资格。

    心说早知道的话,应该先跟老婆孩子吹吹牛逼了,这悄无声息去面圣,如同锦衣夜行,不够风光。

    张周差点就想问,现在去雇一堆人回来,敲锣打鼓开路宣扬,还来得及吗?

    ……

    ……

    孙上器带他去见的人,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戴义。

    一个六十多岁看起来很憨厚的老太监,或许是成年后才净身的缘故,有喉结,身上带着年老文人的风骨。

    以张周所知,这是个精通琴艺和书法的老太监。

    别的就没法从历史长河知晓太多。

    “张解元,久仰了。”戴义是在宫外的私宅见张周,作为宫里老太监,到弘治初年基本都有自己的私宅可供休沐时居住。

    张周赶紧拱手道:“见过戴公公。”

    “免礼免礼,最近陛下可时常将你挂在嘴边啊。走吧,车驾都已经备好,入宫路上,咱慢慢说。”

    ……

    ……

    戴义跟张周同乘一辆马车往皇宫而去。

    张周觉得很别扭,跟一个老太监同车,并不会觉得有多光荣。

    “张解元,你尚且还不是进士,未有做官,入宫后若是有规矩和礼数不懂的,只要保持谦卑克己便可,尽量少言寡语,一切都看咱家的眼色行事。”

    戴义算是比较负责的。

    跟张周说了一些宫廷礼数,比如说入宫后要趋步,乾清宫外要恭敬等候,目不斜视……

    这些不说,张周大概也能明白。

    马车进到东安门,一路到东华门,在东华门前下车,戴义亲自引路带张周往里面走,沿途仍在讲述。

    “见了陛下,一定要谨言慎行。就算因为你救治公主有功,也不可居功自傲。”

    “明白。”

    “再就是陛下问你什么,你回答什么,不问切不可乱说!”

    “好的。”

    “陛下若对你有赏赐,你谢恩时跪地便可,无须推辞。”

    “欧可!”

    “什么?”

    “在下是说没问题。”

    跟这种谨小慎微的老太监说话,张周感觉自己都快魔障了!

    听你的?估计我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吧?

    就单纯我拿方士来糊弄君王,这一条就足够死罪了,更何况宫里还有个李广对我虎视眈眈。

    李广自诩为大明天师,会容许有第二个有大神通的方士存在?

    他不死,我就要死。

    ……

    ……

    乾清宫内。

    张周终于见到了朱祐樘,相比于平民百姓面圣时的激动,张周内心到脸色则一点波澜都没有,他就好像是到历史博物馆参观,想改变历史从博物馆拿走一些东西,结果碰上了馆主。

    想要成功把东西拿走,一定先要过馆主这一关。

    想在历史长河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先把时代之主给哄开心了。

    “张秉宽?嗯。”朱祐樘打量着眼前的张周,满意点头,“江南解元,一表人才,才学文章还有礼仪仁义,都不错。赐座。”

    如对朱凤的态度一样,朱祐樘上来就赐座,体现出对张周的重视。

    张周道:“陛下,臣愧不敢当。臣在入宫之后,看过周围的建筑之后,突然感觉有一股不详之气在臣内心笼罩。却又不知当讲不当讲!”

    “嗯?”朱祐樘闻言皱眉。

    一旁的戴义见到这一幕,一脸惊恐。

    半路上说那么多,这小子一路都在说“知道”、“明白了”之类的话,还以为是个乖巧听话的后生仔。

    结果面圣后上来就不按套路出牌,感情你一句都没听进去呢?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贡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