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弟弟,庆云侯周寿、长宁伯周彧,算是大明成化到弘治两代外戚中显赫的,全得益于宪宗和孝宗两代皇帝的孝顺。

    周彧叹道:“犬子小瑭他,骑马摔伤了,正在养伤。兄长听说京师最近有痘疮瘟疫,很久没出门了……这不让弟弟我,替他来给太皇太后问好。”

    周太后叹道:“真不让人省心啊。京师的瘟疫还好吧?”

    “还好,这不顺天府正在各处张罗,给人种药,我也种了,说起来家里周边人,凡是种药的,一个得病的都没有。劳烦老姐姐您挂心。”

    周彧面上对着恭维笑容。

    “那就挺好。”周太后道,“回头拿个玉如意回去,当辟邪。”

    “谢太皇太后。”

    周彧赶紧起身相谢。

    入宫一趟,总能捞点好处回去,所以他也喜欢入宫来,但也不是每次申请入宫都能得到批准,外臣进宫探望内宫女眷还是有讲究的。

    “对了老姐姐,还有一件事,话说成国公家的二小子,叫朱凤的,前日到我府上来,说是让我来负责提供重修清宁宫的木料和石料。”

    周彧这才把自己入宫的目的说明。

    相比于张家兄弟的跋扈,虽然周彧也不让周太后省心,但他有一点好,就是有什么事会先来请示一下自家姐姐。

    周太后闻言满意点头:“看来姓张的贡生,还挺会办事的。”

    “嗯?”

    周彧不解,我跟你说朱家老二,怎跟我提什么张贡生?

    只有周太后心里跟明镜一般,知道朱凤此举是受谁的指点。

    “这是好事,给内府修宫殿供货,是你觉得力不能及?”周太后问道。

    周彧听明白,姐姐这是支持他承揽承包商这活。

    大概也是故意漏一些油水给自家人,谁不知道给皇宫修宫殿供材料是个肥差?

    “不是,只是弟弟我怕……跟张家那两个,再闹出什么事。”

    周彧也有点怕张家兄弟了。

    随着周太后年老,不问外面的事,周家的地位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而张家却是如日中天。

    周太后板着脸道:“头几年你们当街殴斗那事,到现在言官还挂在嘴上,难道你就不想找回场子?张家的人不用你担心,你只要专心把清宁宫给修好,别让哀家失望。”

    “是,是。”

    周彧紧忙应着。

    得到周太后批准,周彧觉得,可以回去大干一场,就算赚得不如张家兄弟多,但赚个几千上万两银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闲聊家常片刻,周彧像是想起什么来,试探问询:“老姐姐,宫里火灾这事,外面传得很邪乎,说是有人提前给算到了这把火,您还提前搬到仁寿宫……可是真的?”

    周太后笑了笑:“不然你以为,李广为何会自我了断呢?说起来,还是哀家往他脖子上那把剑上,使了一把力。”

    “到底谁啊?”周彧道。

    “打听这作何?”周太后显然不想让张周当第二个李广,也不想去宣扬张周神机妙算的事。

    周彧道:“最近家门也有些不安,想请回去给看看风水……”

    周太后脸色变得冷峻道:“那些神神叨叨的事,少去信,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把清宁宫修好。没事就回去吧,哀家也要去参禅了。”

    “是。”

    周彧扶周太后起身,二人一起走出仁寿宫。

    周彧心里还在琢磨,你都喜欢参禅,搞那些玄乎的事,居然劝我不信?还是说你是信佛的,不信道,所以让我离方士远一点?

    再说人家帮你算出清宁宫有火事发生,等于是救你一命,你就这么回报的?

    张贡生……

    会不会就是他呢?

    周彧想到姐姐先前提过的人,默默记在心里。

    ……

    ……

    十月初三这天,张周第一次正式入宫,来给朱厚照讲课。

    他并非翰林院的侍读侍讲,只是临时被允许入东宫一次,可以说这是一次面试,如果表现不合格,大概以后也不会有再来的机会。

    “来了吗?快让他进来!”

    朱厚照这天一早起来就很兴奋,好像迎接什么贵客。

    连衣服都穿得格外光鲜亮丽整齐,似乎要用太子的派头,把张周的势头给压住……小太子也是要面子的,朱厚照对张周先前表现出的强势很不满。

    张周从外进到文华殿内,后面跟着十几个太监,抬着各种箱子。

    朱厚照一看这架势,顾不上以势压人,惊喜道:“你果真给本宫带好玩的东西?快打开给本宫看看。”

    张周道:“回太子殿下,臣此番入宫,是来给您讲四书义的,并不是陪太子玩耍的,所带来的东西,都是经过门禁严格检查,确定没有危害到您的安全,才允许带进来。太子如果想见识其中奥妙的话,就请……先将臣所讲的内容全都背默下来,否则臣是不敢陪太子嬉闹的。”

    “张周,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贡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