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行馆内。

    张周正在进行一次特别的军事会议,与会的除了朱凤、孙上器之外,还有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再就是刚从京师被调过来的太监张永,因为张永本身就是皇后派系的,这次张永也是受命要帮张家兄弟获取军功。

    几方就座之后,张永开口问道:“公爷您有何吩咐?”

    张周拿出一份从京城传过来的公函,递给在场几人传阅,也只有张永还会认真看一下,看完之后他大惊道:“英国公他……”

    张周点头:“没错,宁夏花马池出了一点状况,英国公因事而被陛下勒令回朝,至于安远侯则落罪,此番宁夏之地出了变故,只怕再用不了多久,西北的官场又要变天了。”

    “那可真是……”张永望向张家兄弟二人,眼神分明在说,你兄弟二人机会可算是来了。

    张鹤龄问道:“张老头他出事,跟我们何干?”

    张永道:“寿宁侯,您莫要忘了,英国公先前提督京营,若他出了偏差,那下一步……呵呵。”

    “那意思是,以后京营就归我们提调了?”张延龄兴奋了一下,随即目光狠狠瞪着张周。

    大概的意思是,有张周这个蔡国公在,几时会轮到他们?

    张周道:“宁夏的战事,与这里并无关连,但辽东的战事日紧,杨一清和唐寅二人,分别领兵于各处,与女真人周旋。接下来,就要看两位国舅在辽东的表现了。”

    “那意思是,我们这就出兵?会不会早了点?”张延龄神色略带不满。

    张鹤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老二,你怕啥?难道还等着他们取得胜利之后,咱上战场去收拾残局?那样军功也不属于我们啊!皇后娘娘不都说了,只要咱去了辽东,镇守后方,不出变故,这军功就到手了。蔡国公,是这样吧?”

    张周听出来,张鹤龄这话就是对他说的。

    也是故意在提醒他,告诉他现在皇后是怎么个意思,让他照办而已。

    张周微微点头,算是认同了张鹤龄的话。

    他心中明白,这是皇后派系想要通过掌控军权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张周说道,“张公公,劳烦你去信告知皇后娘娘,就说我已经同意两位国舅前往辽东,协助杨一清和唐寅二人与女真人周旋。”

    张永听后,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是,公爷。”

    ……

    ……

    随着张永的离开,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张周看着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眼神中带着几分促狭。

    “两位国舅,此次前往辽东,你们需要密切配合杨一清和唐寅二人,听从调遣。”张周严肃地说道,“记住,你们的任务是镇守后方,确保粮草供应和军需物资的安全。只有在稳定后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女真人周旋。”

    张延龄道:“我们身为国舅,凭啥听他们的调遣?”

    张鹤龄拉扯了一下弟弟的衣服,道:“你脑子被驴踢了?人家是文臣,一个是辽东巡抚,一个是蓟辽总制,敷衍一下会不会?”

    “大哥,你这敷衍是够会敷衍的,能不能回去以后再说,岂不是都被他听到了?”

    张延龄也显得不服气,兄弟俩差点争吵起来。

    张周道:“两位,你们如何敷衍,我不管,我的任务只是把你们送到辽东,兵马粮草给你们配备齐备,有战机的时候会让你们补上去,到时必定是天赐的良机,让你们兄弟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到时可别掉链子。”

    张延龄道:“老子又不是第一次上战场,还用你来提醒?”

    张鹤龄陪笑道:“张先生,别见怪,我这弟弟说话办事就是冲动。”

    “说谁呢?”张延龄心有不满,当即反驳。

    兄弟俩还没等出征,就开始内部争吵起来。

    这让一旁的朱凤和孙上器看了,也不由汗颜,这是什么活宝兄弟?

    就这样,皇帝居然还打算让他们兄弟去前线领兵作战?这分明是对将士不负责,对大明的军务不负责。

    张周道:“机会摆在面前,从未有过的机会,立功之后回到京城,你们也该能预料到发生什么吧?”

    张鹤龄笑眯眯道:“意味着,京营归我们了。”

    张延龄道:“你脑子才不好使,提督京营的位子就算是空出来,他会让给我们?这不还有……这个?”

    朱凤发现兄弟俩同时看着自己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被针对了。

    “两位国舅爷,在下并无竞逐之意,还望两位……不要误会。”朱凤赶紧说清楚自己的用意,我就想混吃等死,你们居然把我当成竞争对手?

    张周道:“这么说吧,京营提调之权,我不想竞逐,也不能竞逐。按大明都督府的规矩,有治军于西北职责的,不能同时兼任京差,何况我身为兵部尚书,更应该以此为表率。”

    “那倒也是。”张鹤龄笑呵呵回复。

    似乎他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贡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