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集团军损失惨重、丢盔弃甲,被全歼数十万人。

    结束闲聊以后,周长风随意翻阅了一下兵部总结的、有需求的技术项目。

    基本都是诸如高精度冲压工艺、大厚度装甲板焊接、大功率磁控管、液力变矩器一类的东西,属于大明工业部门现在欠缺或不足的技术。

    后发工业国在许多方面的短板都很容易被忽视,虽然大部分东西都能自产,可是效率却不高、质量也不好。

    比如轻便好用的、六十年代设计定型的PK/PKM通用机枪,原位面的仿制品是80式通用机枪,然而PKM使用的一体化冲压工艺却是当时中國难以企及的,所以八十年代国产化时只能暂时更改为传统的铆接工艺。

    而今大明所面临的情况也差不多——已经解决了有无,接下来要搞定好坏问题。

    按照计划,外务使团和军事考察团将在月底启程,剩下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周长风算了算日子,决定在出发之前先把此前提到的大规模集训中心的事情给敲定。

    “你们挑的位置是哪?”他问道。

    张熙沉吟道:“琼崖那边,或者新会县也行,再没有更好的了。”

    新会县大约在后世的江门市新会区附近,山峦纵横,森林繁茂。

    集训中心的选址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贴合海外征战的环境,二是邻近港口方便部队装船起运。

    结合自身的经验,周长风不假思索地说:“新会那边肯定没琼崖好,琼崖岛上的丛林多,自然环境更贴切,而且比较独立,不担心扰民,方便大规模演练,交通可以走三亚或者琼州。”

    “陆军方面也是这么觉着的。”张熙点点头,“估摸着过两天就要派人过去选址了。”

    “现在那里有部队吗?”

    “呃…除了守备兵马,还有一〇七师和一〇八师。”

    “好,我亲自去。”

    周长风毛遂自荐要主持演练场的建设自然无人反对,这事虽不辛苦但也没好处,一无功二无利,谁愿意去就去呗。

    对于集训中心的具体科目周长风可谓格外上心,他早就看不顺眼大明陆军的编制和训练了。

    9月9日,他搭乘一架三六式乙型双发鱼雷轰炸机飞赴三亚海军基地。

    海南岛南部地形复杂,重峦叠嶂,高山低岭成百上千座,河流众多,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相当贴合实战需求。

    周长风抵达海军基地以后稍作休息就再度启程,搭乘一架慢吞吞的双翼初级教练机在天上转悠,划出了一块三角形区域用作演练场。

    这块区域总面积接近两万顷,相当于后世上海市的五分之一。

    部队的驻扎地在三亚以北,兵部正式将之定名为琼崖联训大营,最高长官是提督,全称为“提督/琼崖/练兵事务/总兵官”。

    海军基地的工程单位和当地的两个步兵师的工兵营立刻组织施工,不足的建材就向广州地方企业订购。

    然而兵部拨款却扣扣搜搜的,以至于当大批建材从广州运来后,几万圆的尾款依旧没有结清,三家建材公司的催款电报一天一封,搞得周长风极为无语。

    在这些天,兵部军制局也终于完成了步兵师编制的修订,正式下发命令,有条件的部队都要立即接受改组。

    四〇年制步兵师(南方)相对于三六年制步兵师(南方)在编制上的最大变化就是增添了重炮单位,曾经自作聪明的独立野战重炮旅被正式编入步兵师序列,而非临战配属。

    改动之一:师属山炮团原本是一个中山炮营(12门112㎜榴弹炮)和两个轻山炮营(2×12门80㎜榴弹炮),现在增加一个重山炮营(12门144㎜榴弹炮)。

    改动之二:步兵团增添一个重山炮分队,下辖2门一九式144㎜榴弹炮、2辆履带式牵引车、3辆卡车,官兵共52人。

    改动之三:步兵营的战防枪排改编为无后坐力炮排,以4门80㎜无后坐力炮代替6支14.4㎜战防枪。战防枪不回收,各单位视情况而定自行留用。

    改动之四:步兵班人数不变,分组不变,仍为七人步枪组和四人机枪组,步枪组之中原本有两人使用自动枪(二〇式自动枪或三九式冲锋枪),现在增为三人。

    其它改动都在周某人的意料之中,唯独那个把大口径榴弹炮下放到步兵团的操作让他大吃一惊。

    太逆天了!简直胡闹,团级部队无法保障这种师级火炮的运用。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想象力还是有些匮乏了——大明陆军纯粹是打算将之下放给步兵团用作直瞄射击,把八十几斤的炮弹和里边的十四斤炸药砸到敌人的脸上,压根就没想过间瞄射击。

    这……疑似太过于极端了。

    一九式重山炮实际上是施耐德Mle-7917型榴弹炮的国产化型号,这种火炮起初是施耐德公司为沙俄军队设计的,但因为性能优良也被法军采用,之后明军、美军、意军、西军、芬军也认为它极佳,不约而同仿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后明余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神州翰林院的宁海并收藏后明余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