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天的太阳升起,古列干尼士兵们的休息时间结束了,在军官的督促下,他们开始帮忙打包行李,准备将营地向北移。

    当整个营地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时,一个匆匆忙忙的斥候冲了进来,向大帐奔去。格格不入的斥候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士兵和军官都在猜测出现了什么新军情。

    陛下,敌军已经出城,向着我们的营地来了!进入大帐的斥候一见到埃米尔就急急忙忙地说出了紧急情况,连行礼都来不及。

    他们到哪了?忽辛·拜哈拉追问道。

    往北一个叫桑巴斯特的村子,距离营地不远,骑马连半个白天都不需要,在晨祷时出发,到那里还要等一会才能做中午的礼拜。斥候尽他所能。

    这个紧急情况让忽辛·拜哈拉急忙叫停了当前部队的工作,并召集高级军官们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米尔扎和贝伊伯克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见解,以巴迪·匝曼为首的一批高级军官认为应该主动上前给予不知天高地厚的易卜拉欣一段难忘的回忆。仅有少数人认为应该敌动我不动,坚持固守营地,等待易卜拉欣带着红头撞上来。

    没有一个骑手在看到拒马后还会加速冲上去的,没有。埃米尔动员大军来到此地,就是为了收复马什哈德,若是坐在这里干等,我军空耗钱粮,河中形势也是瞬息万变的。倒不如趁这个机会,在敌人没有城墙保护的情况下消灭他们,尽快结束这次战争。

    同时,巴迪·匝曼还强调己方拥有数量优势,且补给充足,不会出现像当年卜撒因因补给不足和进退失据导致部队崩溃最终被俘。

    最终这套拥有足够说服力的方案打动了忽辛·拜哈拉,他当即同意,要求军官们回去准备好部队,在一个小时后出击。

    马什哈德到法里曼之间的地形不算崎岖,也不十分平坦。红头们在村外找到了一处不算小的平地扎营休息,等待着易卜拉欣的命令。万王之王本人则是顶着烈日,在高级军官们的陪同下视察军营。

    好在众人都习惯了高原的气候,红头们如同往常一样各做各的,看到易卜拉欣前来就上前致敬,而后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他打算和部队一起待到下午,若是做完午祷斥候还报告说敌军仍在法里曼的营地,那就拔营继续南下。

    在巴迪·匝曼带着亲兵前来侦查城墙的时候,他就与易卜拉欣做了最后一次沟通,易卜拉欣希望他能够在会议中说服忽辛·拜哈拉与他野战。他正式许诺在事成之后允许他继续据有以赫拉特为中心的阿富汗斯坦,但要改信并奉他为宗主,巴迪·匝曼同意了。

    在等待中,易卜拉欣饮下数杯葡萄酒,感到自己有些醉了才让侍卫换成果子露。高级军官们也陪同万王之王靠饮料和甜品打发时间。

    斥候的闯入打断了正在脑内推演战局的易卜拉欣:陛下,敌人来了,他们已经抵达距离营地仅有数公里的村庄。

    快把这个消息通报全军。出营集结。

    易卜拉欣从地毯上站起,穿戴好甲胄,走出大帐时,他抬头看了看,正是正午。

    号鼓喧天旌旗招展,易卜拉欣带出来的三万五千骑在半个小时内就全部准备完毕,走出营地列阵。

    万王之王骑着马走到军阵最前方,大声对着红头们说道:我的信徒们,胡达的战士们,今日是对我们的考验,考验我们的信仰。胡达的敌人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他们还胆敢前来。今天注定是血腥的一天,在太阳落下之后,只会有我们仍然屹立在战场上,割下敌人的头颅,然后拖着因过度使用而酸痛的手臂回营!现在正是午祷,向胡达祈祷,胡达必会回应我们,今日,我们人人都是圣战士阿里!

    说完,易卜拉欣翻身下马,跪在自己的毯子上,面朝麦加的方向领着全军做完了礼拜。

    在不远处的坡上,一条黑线若隐若现,其中的旗帜便是帖木儿的三个以倒三角形状在黑底上分布的红色圆圈,这面旗帜在内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在这面旗帜下领兵的不再是跛子本人了。

    他们来了!

    在军号军鼓的催促下,红头们迅速做好战斗准备,易卜拉欣则返回军阵后方,与自己的亲卫队会合。

    按照计划和惯例,易卜拉欣将军队分为四个部分,左翼和右翼各拥有一万骑,分别由罗姆鲁汗和塔利什汗指挥,剩下的一万五千骑分为中军和后卫,中军由易卜拉欣亲自控制,后卫由持弓者和格鲁吉亚人组成,在哈沙亚尔统领下待命。

    面对严阵以待的红头,忽辛·拜哈拉先是不满地看了巴迪·匝曼一眼。他不打算退缩,只是下令军队结为作战队形。

    古列干尼军同样分为中军两翼后卫四个部分。军官和士兵们有序地依照命令待在自己的位置上。

    双方就这样开始对峙。

    易卜拉欣下令左翼进攻,红头们策马奔驰,迅速抵近至距离敌人不到百米的距离。而后他们用自己强壮的双臂抽出箭矢,拉紧弓弦,在稍稍瞄准后松开手指,被拉圆的弓臂在回弹时发出响声,积蓄在弓臂的力量迅速传递给箭矢,而后如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太阳与雄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毒死不管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毒死不管埋并收藏太阳与雄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