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目前最清洁的风力发电,十万千瓦风力电站,也不过十亿美金。

    而十万千瓦电站,最多只够一座万人小镇用用。

    就是百万千瓦电站,也只够供应二十万人的小城市使用。

    毕竟家庭、商场、工厂等等都需要用电。

    特别是工厂用电最大。

    如果城市里有钢厂、电解铝厂这类耗电大户,不用说的,百万千瓦电站根本供应不上,还需要其它电站供应。

    显然,跟莱索一样,光明公司和橡树岭公司同样没有将核聚变技术完全成熟化,造价依旧很高,民用还是有些勉强。

    不过两家公司还是接到不少订单。

    都是美利国航天局和几大登月财团的订单。

    跟夏阳想的一样,以目前核聚变电站的高昂成本,用在月球基地才可以承受。

    毕竟月球那种严酷环境,除了核电之外,根本没有其它选择。

    另外,相比传统的核裂变发电,核聚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不用烧开水发电。

    至于利用月球充沛的太阳能发电,实在是杯水车薪,供应月球机器人都勉强,别谈工厂了。

    光明公司和橡树岭公司都把核聚变商用化公开了。

    夏阳也不再藏着掖着,紧跟着,在莱索官网公布成功研发核聚变,并同样对外接受核聚变电站订单,价格和光明公司两家一样昂贵。

    十万千瓦核聚变电站五十亿美金,百万千瓦电站三百亿美金。

    当然别嫌贵,有些国家就算给再多钱都不卖。

    因为核聚变很多技术都可以运用到军事领域,比如,电磁约束场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分别可以用来制造电磁炮和激光武器。

    因此跟先进武器一样,核聚变对有些国家禁售。

    好在,这种尖端科技不愁卖。

    开放订购窗口之后,很快夏阳就接到两套核聚变电站订单。

    都是荷兰国订购,两套都是百万千瓦级,总价六百亿美金,荷兰为了登月真是下血本了。

    加上夏阳自己订购的两套,一套百万千瓦级,一套千万千瓦级。

    一共四套核聚变电站,总价超过一千五百亿美金。

    是的,千万千瓦级核聚变电站,目前造价高达六百亿美金。

    也就是说,一千五百亿美金订单,其中九百亿是夏阳自己订购,对外订单只有六百亿。

    不过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核聚变研发,夏阳前前后后砸了二十多年钱,现在总算见到钱回来了。

    就在外界期待核聚变电站,什么时候价格降低到可以民用的时候。

    巨人飞船顺利把一套百万千瓦级核聚变电站送到月球基地,然后在机器人和地面人员协助下,成功安装。

    送到月球的核聚变电站都是模块化设计,所以安装并没有多大难度,最多需要莱索工程师远程遥控指挥一下就行。

    很快,无数火箭迷和莱索迷通过望远镜,看到莱索月球基地透出明亮灯光。

    之前工程机器人挖掘溶洞都是使用自带的车灯照明,现在有核聚变提供电力无疑方便很多。

    现在已经把电力送上月球,很快就能把人类送上月球工作和生活。

    也许要不了多久,去月球就跟出国一样简单方便。

    看到莱索月球基地的变化,或者科技的飞速发展,令很多人感到振奋无比!

    夏阳动作快,月球基地都通电了。

    不过美利国航天局和各大财团动作也不慢。

    紧跟在莱索后面,把核聚变电站搬上月球。

    可能是光明公司和橡树岭公司供应不上。

    期间夏阳又接到两套核聚变电站订单,分别来自美利国军部和德克萨斯财团,都财大气粗,两套核聚变电站都是百万千瓦级,每套三百亿美金。

    很不错,又是六百亿美金入帐。

    而核聚变电站订单不断增加。

    不用夏阳吱声,罗刚迅速成立一家公司,专门批量制造核聚变电站。

    当然像核聚变这种尖端科技,就算单独成立公司,产量也提高不了多少。

    一是人才稀缺,毕竟从事核领域工作,对智商要求很高。

    另外,对于核聚变这类尖端领域,各国都是严防死守,因此注定相关人才不会泛滥。

    第二个原因就是材料稀缺。

    比如,莱索核聚变所使用的超导磁材料,都是实验室产品,可想产量有多低。

    至于为什么不大规模批量生产,原因很简单,材料还不够完美,也许明天就能研发出更好的材料替代。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傻子都不会投入巨资批量制造。

    就像夏阳,研发出五百毫米电磁炮,他都不想往战舰上装,总想更大口径。

    总之,涉及到尖端制造,通常都是走一步等一步,等等,再等等。

    不过就算目前的核聚变电站不够完美,还有造价高昂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回1987签到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太空牛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空牛蛙并收藏重回1987签到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