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后的第二天,齐侯私人宴请范蠡,齐侯对于范蠡很有好感。范蠡风度翩翩,相貌英俊,再加上丰富的语言技巧,齐侯很是开心。

    范卿觉得我齐国如何?

    齐国富庶,临淄摩肩接踵,人流如织,商贾如潮,邦周未有如此盛者。听到范蠡如此推崇,齐侯很是开心。

    只是...范蠡犹豫了一下。

    只是什么?齐侯非常配合的追问道。

    范蠡直接道:只是我却看到这繁华之下公室的却有灭亡的危机。

    齐侯微微一愣随即笑道:范卿危言耸听了,孤齐国有千里之地,几百万的人口,带甲十万,国力鼎盛,怎会有灭亡之危机?

    诸国之中也只有晋楚淮能与孤齐国相提并论!

    如今淮国遣使来交好,晋国六卿争权内斗,楚国也忙于内政,而且仅仅临淄附近就能凑出数万大军,范卿如何以为齐国有亡国之危?

    范卿此来莫不是为了挑拨我齐国公室和卿族之间的关系吧!

    听到齐侯之言,范蠡并没有因为虚言恐吓被拆穿的尴尬,而是轻声说道:齐侯,您说的不错,齐有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带甲十万,是邦周中首屈一指的大国。目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灭亡齐国。

    但是齐国强盛,那公室也强盛吗?齐侯觉得现在的邦周比之数百年前的邦周强盛吗?

    那邦周的周室还是否像百年前那样强盛?

    曾经的周室何等强盛,天子一怒,诸侯战战兢兢,现如今又如何?

    外臣记得,百余年前,周天子奔逃,甚至还要借助诸侯的力量才得以东迁成周。当年邦周分封天下,可曾会知道,周室会衰败至此?今日齐国之形势,与当年邦周何其相似?

    范蠡的这一番话,让正意气风发的齐侯瞬间僵住了。

    不过齐侯并没有认输,继续说到:周室衰微,乃是诸侯筚路蓝缕日渐强盛,齐国卿士如何能与诸侯相比?

    齐国现在虽然有千里之地,但是这些土地很多是掌握在公族和卿士手中。真正掌握在公室中的土地反而并没有太多。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是经历了数代公室内乱倾轧,齐国公室的力量已经衰弱了很多。

    齐侯若是真觉得如此,那就当外臣没什么都没有说。范蠡笑了笑道。

    就当什么都没说?你已经全都说了,怎么还能当做没说!

    齐侯脸色变了数变,然后正襟危坐,冲范蠡行了一礼问道:范卿可是知道些什么?

    范蠡道:昨日宴饮,外臣听闻宴会中多有称赞田大夫的,称其仁义无双,有古之贤者之风。

    外臣很是好奇,于是就询问了一番,因此才发现了一些端倪。

    外臣听说,田大夫掌控税赋征收,却借此机会向公族、国人施恩。他用大斗借出,等到百姓归还时却用小斗。

    如果田大夫用的是自己家的粮食,如此借粮收粮自然是仁义,但是他用的却是国家之粮,以损害国家的利益,增长自身的名望,这合理吗?

    这是在盗取您身为齐侯的名望,他一个卿士大夫要盗取国君的名望,这是要做什么?

    外臣不相信,您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

    短短几句话,顿时就让齐侯明白过来了,以前他也听说到了田乞大斗放粮,小斗收粮,但是想着给公族和百姓一些好处,也就没有多说什么。现在看来这完全是在窃取他的名望啊。

    齐侯脸色阴沉,显然已经对田氏起了疑心。

    范卿之言,震耳发聩,让孤如同拨云见日,若是没有卿之言,孤恐怕还被蒙在鼓里

    而不自知也!齐侯再次冲范蠡拱手行礼。

    不敢当齐侯之礼。范蠡连忙说道。

    齐侯恭敬的问道:范卿既然已经看穿了田氏的阴谋,不知可有应对之法教孤?

    范蠡笑了笑说道:外臣只是淮国使者,此乃齐国内政,外臣若是参与其中,恐是挑拨齐国公室与卿族之间的关系也,还请齐侯恕罪!

    齐侯脸色一红,随即连忙讨好道:范卿勿恼,刚才是孤失言了,孤给卿赔礼,此番还需请范卿直言。

    看到齐侯如此,范蠡也见好就收,当即说到:齐侯,您身为君主,想要处置其并不难。

    您直接下诏,将其调离,然后以清查仓廪,仓廪财货不足,只以警示,却不动手。同时,您再下诏书,国人百姓借粮渡饥荒,只需第二年将粮食补齐即可,不再收取利息。

    百姓青黄不接之时,多有借贷放得度日,卿士大族多有借此时机,借贷于百姓,而谋取高额利息,齐侯您可以在这个时期借出种子给百姓,等秋收时候一并归还。

    若是能够将这两件事情做好,百姓怎能不感恩戴德?有如此威望,到时候君上再去惩处田乞,百姓定然拥护您。到时候您直接褫夺其身份,诏令其他卿士将其攻杀不过翻掌之间!

    齐侯听得眼中神采奕奕,很是兴奋:范卿真是大才,孤这就依照卿之所言而行!

    齐侯,孤所说之计策,需要注意执行之人,若是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浮梦三贱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梦三贱客并收藏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