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那样彻底摆烂躺平,否则,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官僚集团的过程中,皇帝当然要找帮手,而这种架构下唯一可以选择的帮手,只能是宦官,也就是太监群体。

    文官集团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他们一方面使尽浑身解数地拉拢、勾结近侍太监做内应,另一方面,也在无时无刻寻找一切机会,剪除大皇帝这边潜在的帮手。正德刚刚继承大统之际,文官集团便欺负小孩子不懂事(正德是年虚岁十六岁),向他最亲近的八个太监亮出了刀子。

    正德当年大婚,找户部要四十万两银,户部出了三十万两。至于采办龙凤袍等事,文官集团直接驳回了正德一万两千张盐引(食盐销售许可证)的要求。

    以往,将盐引用于织造是通行做法。由户部发放盐引,由负责采办的太监卖给商人,所得银两用于支付织造费用。可是,盐引的发放必然会影响文官集团的利益:总数就那么多,给了你,我卖啥?盐业可是垄断经营——你懂的,只要是垄断经营,背后便一定有权力的影子!期间的利益输送链条,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

    文官集团准备借此给小皇帝来个下马威。于是,以可能夹带为由,只发放一半,另一半付给折价银(官方牌价,你懂的)。

    一个初三同学年纪的正德哪里懂这些弯弯绕?自己去找内阁说理:“前朝历代天子都有如此成例在,为什么到朕这里突然就不行了呢?你们说可能夹带,那就加强监管去查啊!发现了不法情由该杀就杀该抓就抓,总不能因为可能有问题就全盘否定吧?照这个逻辑,你长了个丁丁就可能强奸,直接来一刀永除后患行么?朕亲自找你们说情,各位老师(几位主要官员从正德还是太子时就一直在做帝师,此时还是,每天下朝后还要看着小皇帝读书),总得给点面子吧?”

    不给!

    大皇帝我们跟您说哈,这世上就属太监最坏,您应该亲君子,嗯,就是我们;远小人,对,就是那帮死太监。事情都是被他们坏的!

    正德有点懵:“先生们说得不太对吧?内监怎么能为全天下的事负责?管理国家的,不是你们么?譬如十个官员里,好的可能有三四个,坏事者往往十之六七。这个道理先生们不是昨天还给朕讲过吗?”

    我去!我们讲这个是想告诉你除了我们是好人其他都是坏人不能听他们的,借你的手排除异己啊!坏了,大意了!这小兔崽子不好糊弄啊!

    给丫来硬的!

    孝宗皇帝指定的顾命三大臣,连同六部九卿,在司礼监太监王岳的策应下联名上书:请诛“八虎”——大皇帝是好的,都是被八个王八蛋太监带坏了,这些人必须杀!否则,我们不干了,辞职!

    不管正史怎么写,写了什么,读史到这里,我个人的感觉是:真特么王八蛋!

    一个刚刚继承大统的少年,你们要一口气杀掉他身边最亲近的八个人,罪名要么是陪皇帝蹴鞠,要么是给皇帝送鹰雀、要么是教唆皇帝学坏……否则就集体撂挑子!

    真正的用心是什么?

    牢牢控制小皇帝!

    这样的人被标榜为君子!

    正德哭了。

    真的哭了——小皇帝被吓傻了。

    再次找大臣们求情:“他们陪朕玩不是他们的错,朕把他们几个远远打发到南京去行么?朕以后听你们的,按时早朝、好好读书、戒掉游戏再也不玩了,行么?”

    不行!

    必须杀掉!不来个这样的血淋淋的教训,以后怎么能牢牢控制住你!

    “八虎”是刘瑾、马永成、谷大用、张永(记住他)等八个资深老太监。

    这八位,始终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大祸降临,直到最后关头,才得到消息。大部分人也吓傻了,一起连夜去找小皇帝,环跪着哭诉求情。

    刘瑾没忙着哭,认真琢磨了一下,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于是跟正德说了几句话:“王岳是司礼监太监,又提督东厂。东厂最主要的责任就是为天子监督外廷,任何事都应该向天子直接汇报。一个监督机构,反而与被监督者勾连一气,这个事情很严重!进献狗马鹰犬是小事,而且不单是我们几个送,其他人都有送的。如此小题大做是别有深意:他们这样要挟您,其实是争权!而且,外廷已经有大内的人做内应了!”

    小皇帝明白了。

    王岳撤职!

    刘瑾掌司礼监兼提督东厂!

    拿辞职要挟朕的滚,立刻滚!

    派人去户部查账。你们不是说朕大婚没钱还不给盐引么?正人先正正己吧,你们不都是君子么!

    这一查可不得了:库里居然有假银锭!

    不过无论是正德,还是刘瑾,都算厚道人:户部尚书韩文被勒令致仕(退休),其他的人和事则都没有再深究下去,就此打住。其实,还是年轻加厚道,如果借此机会狠狠收拾一下那些道貌岸然的文官集团,可能大明以后会是另一番景象……不仅历史可能改写,武宗自己也未必会死得那么早、那么不明不白。

    那些义愤填膺“伏阙请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狼烟晚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解衣唱大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解衣唱大风并收藏狼烟晚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