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我一下,我要拿几本书找他签名!”

    载上裕德龄后,汽车继续出发,停在一家高档的宾馆,李谕在一间颇大的客房中见到了凡尔纳。

    凡尔纳现在已经74岁高龄,虽然精神尚好,不过糖尿病在这个年代对人的折磨还是很大的,几乎没有太好的办法。

    凡尔纳道:“恕我冒昧,让阁下登门造访。”

    裕德龄的法语很好,立刻给李谕做了翻译。

    李谕说:“登门造访自是应该,能见到您也是荣幸之至。”

    凡尔纳笑道:“想不到你有个这么漂亮的翻译,令我颇为羡慕啊。”

    得到凡尔纳的夸奖,德龄也很开心,翻译的时候着重强调了“漂亮”二字,这是重点!

    李谕说:“我们都是您的粉丝,曾经拜读过先生的作品。”

    “哦?”凡尔纳诧道,“没想到中国也有我的读者。”

    “我读过先生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其实何止读过,李谕还看过电影哪!

    凡尔纳说:“没想到这些你都读过了,我本来还想送你几本我的签名作。”

    李谕多聪明啊,立刻说:“如果先生这么讲,那么我只能说我并没有读过了。”

    凡尔纳哈哈大笑:“中国人也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古板嘛!你真是有趣。我曾经写过一本《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但是并不满意,所以也想找个中国人聊一下。最近看到报纸上,堂堂‘东方骄子“来到欧洲,还来了法国,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见见的。”

    李谕也笑道:“什么‘东方骄子“,都是报纸冠上的虚名。”

    凡尔纳这本《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确实挺雷,毕竟凡尔纳没有来过中国,文中的主人公特别西化,故事也只是批了中国的外壳,最多只能算作一本中国风土小游记,迎合的是欧洲的读者。

    其实对于西方人而言,想要彻底认识中国真的很难,恐怕起码也得在中国生活十年以上才行。单单那数千年不断的历史、幅员辽阔的人文地理都需要花很久才能真正有所了解。

    凡尔纳说:“我在报纸上看过你的报道,着实令我惊艳,可以跨领域通晓多个学科,实在是难得。”

    凡尔纳本人作为科幻作家,同样懂科学,虽然没那么深入,但是为了写作,他需要阅读各种领域的科学着作。所以即便不当科幻作家,也是个称职的博物学家。

    凡尔纳继续说:“你在前沿科学做了很多预测,这是我们科幻作家最感兴趣的一点,科幻嘛,写的就是未来。说起来,最近我正准备创作一篇,但是苦于没有思路,所以希望在与你的交谈中得到灵感。”

    李谕想不到凡尔纳已经74岁高龄,而且已经誉满欧洲,富甲一方,竟然还要继续创作,心中顿起尊敬之意。

    他想了想说:“我想您可以写写关于星际旅行的作品。”

    凡尔纳摸着胡子:“星际旅行?好主意,但是这可行吗?”

    李谕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确实过于超前,哪怕科幻,在那个时代,人类也压根想不到有什么办法离开地球,除非是奇幻领域。

    但人类终归可以想象。

    李谕说:“科幻嘛,万一以后实现了哪!”

    当时与凡尔纳并称为科幻之父的威尔斯已经写出了着名的《时间机器》,几乎算是穿越文的鼻祖。

    凡尔纳想了想:“有道理!如果都是轻易实现,还算什么科幻!那我就从月球开始写起!”

    凡尔纳灵感乍现,恨不得现在就提笔创作,“今天能见到你实在是太令我欣慰了,果然还是年轻人想法多!”

    李谕笑道:“那我还有没有签名书?”

    “有!当然有!”

    一旁的裕德龄立刻翻出自己包中的书:“凡尔纳先生,您能不能也为我签一下名?”

    凡尔纳心情很好:“当然可以,有多少签多少!”

    离开凡尔纳的住所,裕德龄激动坏了,捧着几本书就像宝贝疙瘩,唯独可惜的就是当初没买精装本。

    李谕回头也准备思考思考要不要自己也写几本科普书籍或者科幻作品?

    如今东方的民众,除了日本部分地区,对于科学的认知真的是都太浅了,让他们看任何科学相关的书籍都是天书难度,恐怕科普书都看不懂。

    如果可以用科幻作品稍稍调动一些大众对科学的兴趣,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通俗嘛,不需要太高的文笔,能把故事讲明白就很好,这也稍微降低了一点李谕这个理工男的写作门槛。

    实在不行,也可以找个文坛大老润色润色,咱们在文学方面人才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

章节目录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秋空城并收藏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