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他会遣谁统军,曹仁、夏侯惇、夏侯渊?”

    言语间,刘备有了几分期待之感。在他的眼中,除了曹操亲至,其余部将并没有多大的威胁。

    对于战事的走向,霍峻并没有那么期待。从后世而来的霍峻知道这场战斗的结果,刘备取得了战术胜利,但于事无补。

    在刘表不出全力的情况下,仅凭刘备是改变不了什么中原大局,而霍峻则是期待能否通过这场战争改变刘备的想法。

    临近傍晚,刘军扎营。

    营帐内,霍峻又在夜读书简,想着近来北上的所见所得。

    “仲邈可在?”徐庶在帐外,说道:“庶前来拜会!”

    “元直请进!”

    霍峻将徐庶迎入营帐,问道:“元直深夜拜会,不知所为何事?”

    徐庶在演义里还是与历史不同,徐庶离开刘备不是因为他太牛逼,曹操抓了他的母亲。而是当阳之败时,徐庶母亲与徐庶失散,徐庶返回去救他的母亲,不得已离开了刘备。

    入了曹魏之后,在曹丕登基之时,徐庶名列劝进表当中,官拜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乃是御史台最高长官,类似后世的最高监察长,负责监察群臣工作。

    新野之时,诸葛亮与徐庶也有过同事,多次评价徐庶直言不讳,心系公事,在政治上也常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以至于诸葛亮治理益州的时候,念念不忘徐庶,多次让手下向徐庶学习。

    在霍峻随军后,徐庶与霍峻时有畅聊,因而二人关系也颇是不错。

    徐庶斟酌少许,说道:“主公曾有言,欲和袁绍,以南阳为业,只是庶此番北上,所见南阳凋敝,难以养兵,又无艰险,非是立基之地。若能得刘荆州助力,南下江东,取六郡为基,或是可行。”

    徐庶投靠刘备不久,依靠最近的表现赢得了刘备的信赖,从而也从刘备口中得知下江东的战略。不过刘备却没说是谁提的建议,但徐庶见到霍峻随军,也大概猜到了是谁的想法了。

    顿了顿,徐庶说道:“东进江左,主公所忧不过兵力、水战等事。庶智虑不及仲邈,君若能解决,或许能去主公心中忧虑。”

    在下江东还是留在新野的问题上,徐庶是支持下江东的,以他的智慧也看到了取江东背后的机遇与风险。今夜拜见霍峻,或许就是告知刘备当下的疑虑。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元直之意,峻知也!不过大战在即,非言方略之事,且观战后如何。”

    “诺!”

    书群:740753945

章节目录

季汉大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周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府并收藏季汉大司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