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说道:“臣兴拜见陛下、大司马,见过骠骑大将军!”

    “今下有何要事,让你等三人一齐求见!”刘禅问道。

    关兴与周不疑对视了一眼,说道:“陛下,我等三人欲向陛下弹劾侍中廖立!”

    “嗯?”

    刘禅露出狐疑之色,问道:“是何缘由?”

    关兴面露愤慨,说道:“陛下离殿后,我谦逊问政,侍中廖立却妄自尊大,臧否群士,非议大司马、葛相用人有失。如言陆车骑胆怯无能,不足以统军;司马尹守厌商而重农,有坏国政之嫌。”

    “而后又言秘书王君有名无实,向郎、马良二君是为从人之吏,素能合道,却不能匡世。除了议诸君外,廖立自恃为长,仰头高视,折辱诸僚,故兴与元直、伯松二君联名弹劾侍中廖立。”

    听着上面的这些话,刘禅脸色阴沉了下来,问道:“安国之言,可有假乎?”

    “未敢言假!”周不疑、诸葛乔应和道。

    刘禅看向霍峻,问道:“仲父有何高见?”

    霍峻尽量保持情绪,说道:“侍中廖立为内臣,与陛下相处多时,臣愿听陛下之见!”

    廖立说着这些话,非议众人能力尚能忍受,但其中涉及批判霍峻、诸葛亮的用人水平,甚至隐晦批评驾崩的刘备,则就是让霍峻不太能忍受。

    霍峻自诩识人能力出众,所委之人无不以才拔进。今廖立却指责他举荐的王粲、司马芝、陆逊能力不行,这无疑是在打他的脸。当然廖立不仅打了他脸,还因马、向二人打了诸葛亮的脸。

    但廖立身为侍中,属于是刘禅的内庭官吏,霍峻实在不好越过刘禅,去发表惩处廖立的话。

    刘禅沉住性子,说道:“自先帝之后,侍中廖立常口出怨言。朕本敬廖立为先帝之老臣,常不与追究。然却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今非议群臣,如不惩之,当有损国家之威严。”

    “对!”

    张飞开口应和道:“仲宣文采盖世,伯言兵略出众,子华治京有方,岂如他所言之辈。当从陛下之言,惩处侍中廖立,以正朝廷之风。”

    廖立嘴巴臭不是一两天的事了,而是持续许久了。如张飞在武汉时,经常与文人宴饮,却不料廖立暗讽张飞,若非众人相劝,张飞非揍廖立不可。

    当然廖立非无脑之人,往昔刘备在时,廖立不敢胡乱言语。

    至于廖立为何会被霍、葛默契的排除出核心圈子,并非廖立才能不够,而是廖立嘴太臭,诸葛亮担心破坏工作氛围。

    为了和谐的工作氛围,不仅是霍、葛不用廖立,众人也都默契遗忘廖立。毕竟当下的南汉除了少部人不可代替外,以今南汉的人才储备,即便不用廖立,还有大把人的人可以用。

    廖立在被众人排挤出决策圈子之后,沦落到与二代为伍,这让廖立积怨多时。有了机会,廖立忍不住之下,终向关兴、周不疑等人开喷。

    了解了刘禅亦不满廖立,霍峻说道:“陛下,今廖立诽谤诸卿,罪不至死,不如将其发配至蛮郡,以充实郡县人口。如建安郡汉少而夷众,山岭崇生,位海滨之间,可为流放、发配之所。”

    “仲父之言,如朕之意。”

    刘禅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侍中廖立,朕因先帝老臣而敬之,却不料侍中廖立,无悔改之念,目无尊上。非议大将,诋毁群臣,宜当罢黜,以免伤众卿之心。”

    “陛下英明!”周不疑、关兴、诸葛乔三人应和道。

    刘禅笑了笑,说道:“今天色渐晚,仲父可与朕同乘,一同归府。”

    说着,刘禅不顾霍峻是否愿意,则推着霍峻上了车驾。

    “陛下,臣惶恐!”

    虽上了刘禅的车驾,但霍峻依旧要稍微表明下态度。

    “仲父多礼了!”

    “无仲父则无我汉家之天下,仲父安心受礼便好!”

    说着,刘禅手搭在车驾上,笑道:“朕近些日习御,仲父出征之日,我为仲父驱车何如?”

    “陛下说笑了!”

    霍峻自当是听笑话,说道:“陛下为御,某安敢受之!”

    “哈哈~”

    ps:今天家里临时有事,暂欠一章,明天三更补上。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季汉大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周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府并收藏季汉大司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