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夹掰完后,李川擦了擦手,端起盘子,走到前院。

    “就算你实在想被蒸了煮了,那也等你恢复一点,变作个脸盆大的螃蟹,能吃上个两三天的管饱的那种,”李川把杌子踢到了阳光下,坐下,“别怕别怕,我说笑的,等过几日,我去买点针线回来,试试看能不能把你补好。”

    蟹脚似乎缩了一下。

    应该是很期待吧。

    院子的一角种上了凤仙花鸡冠花还有两株美人蕉,都是从街舍邻居那移植过来的,看上去都活了,生机勃勃的。

    等过几日闲了,弄个葡萄架子,就更舒服了。

    夏去秋来,天气一天天的凉下来了。

    这天,李川拎着一副猪排回到家里,刚要推门,就听到有人喊他,“李秀才,你可回来了,我等你好久了。我有一桩大大的喜事要告诉你。”

    李川定睛一看,原来是刘婆。

    刘婆就住在前面街上,平日里走街串巷卖一些针线上的小玩意儿。

    她来做这么?有什么喜事?

    李川心中疑惑,但还是将刘婆请了进来,添茶倒水。

    刘婆进屋打量,屋子里拾掇的很整齐,就是没几件家具。她屁股刚沾了椅子,就说:“秀才,你知道街上卖肉的潘家吗?”

    当然知道了,刚去潘家摊子上买了肉回来呢。

    他说:“知道,怎么,他家需要镇宅吗?”

    “不是不是!”刘婆连连摆手,“是他家夫人请我来的,说他家女儿最近她像有了什么心事,郁郁寡欢,人也消瘦了,问了好几次,却问不出来。”

    潘屠夫的女儿?潘小花?

    今天在摊上剁肉剁的飞起的不就是她吗?

    精神的很!

    见李川没有回应,刘婆自顾自往下说,“夫人就托我去试探试探,于是我拿了些时兴的花样找她说话,说着说着,总算是把话问出来了。那天她在集市上,看到秀才你英勇救人,一直就记在了心里,于是茶饭不思郁结于心。”

    啥?

    英勇?

    扔猪脚吗?

    刘婆瞅了眼李川的脸色,继续劝说:“李秀才,潘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家资颇丰,而且也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摸样性情又好,人品我们街坊邻居都是知道的,原本他们家是想招婿的。”

    “你是读书人,肯定不乐意做上门女婿,但念书做官,处处少不了要用钱打点。”

    “现在潘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你,又愿意出钱资助你念书,这可不是一桩大大的喜事?”

    李川听了十分心动。

    想起肉摊上那双肉肉的小手,愈发心动。

    “这真是谢谢刘婆了,只是……”李川话风一转,“有高人给小可算过命,说小可三年内不可亲近女色,否则会有大祸临头。”

    “什么?”刘婆震惊。

    “就是那位温道长算的,”李川往温故应身上一推,然后说:“女子青春珍贵,所以还请刘婆想个法子,与潘家夫人说一说,让她好生劝一劝潘姑娘。”

    刘婆半信半疑。

    开始她觉得李川是在推脱,但他提到温道长后,她就犹豫了,李川镇宅秀才之名,现在在云桥乡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猜是因为他心思纯正又有纯阳之体,那也许这三年内,是不能破身的。

    三年,女子青春宝贵,能有几个三年?

    就算潘家愿意等,那万一李秀才是为了推脱故意这么说的呢,那岂不是误了潘姑娘一生?

    这可不行。

    到时候她这个中间人,也是会被潘家怨上的。

    李川看着刘婆子的表情,又从屋里抓了把铜钱给她说:“这些钱请婆子喝酒,还请你在潘家那边好好说说,不要伤了和气。”

    “这哪里好意思,怎么好意思要你的钱……”刘婆一边推辞,一边把钱放进袖子中,然后她站起来说,“那我就把话带过去了。你放心,我会想个说辞,必不让两家结怨的。”

    “拜托了拜托了。”李川一直将她送出大门,然后舒了口气。

    他是真的挺心动的。

    但他毕竟灵魂是个现代人,没聊过几句就要结婚,就要一辈子对另一个人负责,压力太大了。

    而古代和现代又不同,结婚了再离挺麻烦的,对他来讲可能就是坏了名声,对女子来说没准就该投河了。

    以后得换个摊位买肉了。

    潘家的肉摊又干净又新鲜,潘小花又好看又麻利,太可惜了。

    回屋坐了会儿,感慨了一下,喝了两口冷茶,准备去厨房做饭的时候,李川突然听到后院传来一些动静。

    他走了出去,看到一男一女一鸡站在院子里。

    那鸡是认得的,公二嘛,昂着鸡头,毛色锃亮,显然旧伤都好了,过的不错。

    那男的也是认得的,刚受他编排的温故应温道长,几个月未见,宝剑上的红宝石依然熠熠生辉闪闪发光。

    那女的不认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九万里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金柜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柜角并收藏九万里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