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陛下可对太子有何不满?

    朱元璋的一句话,让宋濂心中羞愧的同时,又有一种痛心的感受。

    但这也怪不了任何人。

    “陛下,老臣……老臣悔啊!”

    宋濂干瘦的身体跪在朱元璋的面前,哽咽哀赡喊道。

    朱元璋笔挺的站在那里,没有去看跪在面前的宋濂,淡淡道:“咱,是该感谢你的。”

    “你教导太子读书,朝中的事务也没落下。又在大本堂教老三老四他们,咱的孩子你教的不错。”

    “老三机灵,有胆识。老四勇武,无畏。这两个孩子,将来都是有作为的。”

    朱元璋的话,让宋濂一下子有些破防。

    按照皇帝的话来,宋濂只要自己不犯傻,将来太子登基的时候,他就是帝师!而且还是几位持有重权王爷的老师。

    在朝中的地位就算是已经归养的李善长也比不上。

    在洪武初年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就奉宋濂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并且赐翰林学士承旨,为翰林院学士之长。

    权柄尤重,甚至在某些方面,高过宰相。

    或许就连老朱都意识到这个位置在文官之中的超然地位,于洪武十四年废黜,永乐时期彻底废此职位。

    “老臣有罪……!”

    宋濂痛哭:“是老臣犯了糊涂,是老臣失了本心啊!”

    “去岁陛下整顿淮西武勋之后,老臣眼看着文官起势,心里头有了不该有的念头,何文玉提出按原有榜单号卷时,老臣没有阻止。”

    “老臣颜面尽失,是老臣咎由自取!咎由自取啊!”

    宋濂泪流满面。

    一个六十五六的老头,在这嚎啕大哭。

    但是没人敢上去搀扶。

    这位大明朝的智者,这位德高望重亲自编写诸多史书的大儒,此时哭的好似孩子一样。

    宋濂身形有些站不稳,朱元璋上前,伸手携着宋濂一只胳膊,让其缓缓坐在了一旁的石凳上。

    “咱怪你,不是因为你办错了事。”

    朱元璋淡淡道。

    “咱是觉得,你宋景濂心里没咱这个皇帝!你想用大义来堵住咱的口,你觉得所谓的公平公正就是一碗水端平。”

    “但咱问你,坐在这个位置上,有些水怎么端?北方士子遭受战乱那么多年,他们受点恩惠怎么了?怎么就要了你们这些饶命了?”

    宋濂愣神。

    朱元璋微微叹气,神色严谨的道:“宋夫子,咱不是非要清算谁,若是你们明道理,懂事务,心思放在治理大明百姓上。那你们就该知道,北地苦寒,民生凋零。”

    “让你们这些老骨头去北地治理民生,你们去吗?南方士子派过去,不到半年就开始哭喊地,整日抱怨朝廷不公。”

    “那最后不还是只有北方士子回乡任职?你们不愿去,又不愿录取北人,你们想的是什么?”

    “想的是拉帮结派!”

    “想的是掌控朝局!”

    朱元璋声音近乎怒吼,吓得宋濂身子骨都缩了几分。

    宋濂这时候也想到,按照皇帝的性子,是不可能跟自己这些废话的。

    要杀要剐,还是流放,都不可能多半句言辞。

    此时让自己到这里来,那肯定是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

    “陛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缓缓起身,负手道:“咱知道,你们把太子当做救命稻草看待。”

    “若是哪,皇帝驾崩了,你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老臣不敢,万万不敢!慈大逆不道之事,老臣绝不敢有半点不该有的心思。”宋濂噗通跪地,膝盖落在地上,钻心的疼。

    朱元璋冷笑了两声。

    “你不敢,下面的人敢不敢?”朱元璋质问道。

    宋濂哑然。

    朱元璋甩袖冷笑道:“别以为咱不知道,锦衣卫把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呈交到了咱的面前,你以为锦衣卫几千号人是摆着好看的?”

    在宋濂心头近乎颤抖的后怕下,朱元璋淡淡道:“你们私底下在翰林院的那些事,咱都知道!都清楚!”

    “若是咱真的没有气量,咱杀你们一千遍都是仁慈的!”

    宋濂浑身颤抖。

    看着朱元璋的背影,他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私心在皇帝面前有多么的可笑。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咱不是赵家的软骨头,也不可能和谁共下!这下,是咱用命抢来的,怎么治,如何治,咱了算!”

    “拿那些亡国的皇帝跟咱比,你们安得什么心?”

    宋濂泪眼婆娑,颤声道:“陛下乃是一代雄主。是老臣愧对陛下的圣恩,愧对下百姓!”

    “没什么愧疚不愧疚的。”

    “回了浦江,朝廷会在浦江设立学院,多教导蒙生读书认字,为我大明培养人才。”

    朱元璋还是没打算让宋濂安安生生退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毕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毕奇并收藏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