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袁府。

    袁绍看着周琦寄过来的书信,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谓左右曰:“子异外放为县长四载不骄不躁,仍记挂袁氏,真是有心了。”

    原来,周琦听从了戏志才的建议,不仅赠送了些许雪白纸张给袁绍,还写信表达出了对于汝南袁氏宗族的担忧。

    荆、扬两州,由于唐周的告密,以致两州大帅马元义被杀。

    失去了马元义的统帅,荆、扬两州黄巾军便如同一盘散沙,根本没有组织出成规模的起义,就已经胎死腹中,被早早剿灭。

    如今除了冀州黄巾以外,当属颍川、汝南黄巾规模最为庞大。

    颍川乃司隶东部门户,若不能尽快剿灭颍川黄巾,则都城雒阳就将始终处于叛军的威胁中。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率先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轩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以拱卫京师了。

    就连讨伐黄巾的三路大军之中,朝廷也令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统兵四万余先先攻打颍川黄巾。

    书信之中,周琦表达了对于汝南袁氏的担忧,这点让袁绍非常满意。

    不过袁绍却是暗道:“子异虽有此忠义,却不太了解黄巾,纵然汝南黄巾肆虐,袁氏亦不惧也。”

    张角谋划这么久,以世家大族对于地方的掌控,不可能没有发现一些端倪。

    可直到黄巾起义前夕,这件事情才被捅到雒阳,其中怎会没有猫腻?

    纵观黄巾起义的过程,他们虽然攻破官府、抢夺豪强,但是那些盘踞地方的世家大族,可有被黄巾军祸害过?

    黄巾起义,获利最多的也是世家大族,不仅逼迫天子解除了党禁,还让很多人捞取了大量军功。

    最为重要的是,黄巾起义让朝廷彻底失去了对于地方的掌控,让地方大族以及太守开始招募义军。

    作为获利最大的士族,如果没有在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推波助澜,显然不太可能。

    只是他们做事滴水不漏,根本不为外人道也。

    袁绍并不担心汝南老家被黄巾军劫掠,对左右说道:“子异言语中有为国除贼、建功立业之意,既如此,我便助其一臂之力吧。”

    “我这就作书一封,向右中郎将举荐子异。”

    写完书信以后,袁绍看着洁白如玉的纸张,眼中笑意越盛。

    旁边小厮说道:“主人既然如此喜欢这些纸张,为何不让周子异献上造纸术?”

    袁绍摆了摆手,道:“这种纸张造价不菲,生产极其不易,就连子异本人都舍不得用。”

    说到这里,他抖了抖周琦送过来的书信,纸张质量虽然略胜蔡侯纸,却远远比不上那些洁白如玉的纸张,以此证明这种纸张的的确非常珍贵。

    “产量太低,难以获利,只能将之作为礼物赠送给朝中公卿以及大儒。”

    “子异忠心不改,我如何能索要造纸术?”

    袁绍这番话,固然可以看出对周琦的器重,却也不难发现,他之所以没有索要造纸术,根本原因还是无利可图。

    在周琦的刻意引导下,袁绍以为这种洁白如玉的纸张造价,甚至不下于丝帛。

    如此昂贵,只能作为赠送的礼品,供官宦、豪富之人偶尔使用,根本难以普及获利,所以价值并不大。

    相比起这些纸张,帛书更容易保存,也更能彰显身份。

    所以与其花费大代价造出这种洁白如玉的纸张,倒不如直接使用帛书书写文字。

    安丰县,经过数日等待,周琦终于收到了右中郎将朱儁的征调文书。

    周琦看到征调自己的乃是朱儁,却是不禁有些遗憾。

    相比起左中郎将皇甫嵩,朱儁在讨伐黄巾过程中的表现,可谓是差强人意,甚至差点被天子罢官治罪,若非后来皇甫嵩将功劳相让,朱儁未必会得到朝廷的封赏、嘉奖。

    反观皇甫嵩,却是先破波才,而后由南到北,一路所向披靡,几乎剿灭了所有黄巾军的主力。

    相比起朱儁,跟着皇甫嵩更容易捞取功劳。

    不过既然朱儁已经发来了征调文书,周琦也不好再多想其他,当即带着典韦、许褚,以及一千士卒,径直朝着颍川而去。

    周琦为了避嫌,本来只准备带领五百士卒北上。

    戏志才却是劝道:“五百兵马实在太少,明公至少要带上千人,若有人询问,就说其中五百人乃是得知黄巾叛乱以后,紧急招募所得。”

    周琦从谏如流,遂带一千兵马前往颍川平叛。

    此去,周琦并未带上戏志才。

    此次剿灭黄巾的主力乃皇甫嵩、朱儁,周琦过去只不过是添头,而且跟随朱儁讨伐黄巾,必然会屡次经历苦战。

    周琦作为被征调者,属于寄人篱下,甚至没有自主领兵击贼之权,带上戏志才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既如此,索性把戏志才留在安丰县,免得有后顾之忧。

    却说周琦领兵北上,途径汝南的时候,遭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末:家祖乡啬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半城流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城流烟并收藏汉末:家祖乡啬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