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之中。

    赵谦看着斥候传来的情报,忍不住大笑出声。

    他举起了手中的书信,道:“子异果真纸笔如刀,那汝南黄巾贼首彭脱,被活生生气死了!”

    众人闻言,皆面露惊喜之色。

    赵谦继续说道:“不仅如此,黄巾渠帅龚都与黄邵不合,二人各引本部兵马撤走,何仪、何曼两兄弟无奈,亦领兵撤退。”

    “汝南黄巾,大势去矣!”

    郡丞急忙说道:“彭脱既死,黄巾贼又分崩离析,此正值收复汝南全境之最佳时机。”

    “以我之见,当乘胜出击,先破西华,再剿灭汝南全境黄巾贼寇。”

    郡尉等人亦点头称是,显然都觉得黄巾军大势已去,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建功立业。

    哪怕伤势并未痊愈的孙坚,此时也不免有些跃跃欲试。

    汝南之战,周琦可谓是光芒万丈。

    他这位统兵主帅固然功成名就,其余众人与之相比,却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孙坚亦如此。

    看着神情振奋的众人,周琦目光微动,也没有给大家浇冷水,而是沉默不语。

    兴奋过后,赵谦将目光放在了周琦身上。

    “子异可愿再建功业,替我剿灭汝南剩余黄巾?”

    周琦拜道:“承蒙使君厚爱,琦本当竭力相助。”

    “然吾为右中郎将征调而来,因途遇黄巾贼围困召陵,故违背军令暂助使君。”

    “今汝南黄巾已不成气候,使君自可逐步剿灭。”

    “不过颍川黄巾贼肆虐,官兵被围困于长社不能建功,于公于私,周琦都不能坐视不理。”

    “某欲引兵奔赴长社,以助右中郎将。”

    “辜负了使君之器重,还望使君勿怪!”

    赵谦闻言,却是上前拉住周琦的手,叹道:“汝南大局已定,子异却不贪功,反而要前往战局艰难之颍川,可见忠君爱国之心。”

    “汝且引兵去,汝南黄巾吾自平之。”

    “吾还要上书朝廷,以表子异之功。”

    周琦再拜,道:“在下必不敢忘使君厚爱!”

    赵谦闻言,微笑捋须,却在心中暗叹:“真是可惜,似周子异此等人杰,却已经成了袁氏门生。”

    他有心将周琦纳入麾下,却也不好挖袁氏墙角,只能暗自叹息。

    周琦向赵谦致谢以后,就来到孙坚身旁,问道:“某欲前往长社,不知文台兄是暂时留在汝南,还是随我前往颍川。”

    孙坚尚未答话,就看到程普四人目光齐刷刷的投了过来,眼中满是期待。

    所谓将乃兵之胆也。

    周琦有勇有谋,程普等人跟着打仗也感觉非常痛快,都想让孙坚跟随周琦前往颍川,继续建功立业。

    孙坚看着四人表情,却是心中微沉。

    他此来本就是为了捞取战功,可惜不幸中了贼人奸计导致重伤,直到现在都没有养好。

    在此期间,周琦带着程普等人屡屡以弱胜强,大杀四方。

    反观孙坚,却始终在县城内养病,功劳反倒不如麾下四将。

    上位者,最怕主弱臣强。

    如果程普等人继续建功立业,日后官职恐怕会比孙坚还高,他又有何颜面再招几人为部曲?

    且观四人模样,对于周琦也颇为推崇。

    假如继续让他们跟着周琦前去颍川,说不定啥时候就被挖了墙角。

    念及于此,孙坚就有心留在汝南,却是不太好开口。

    未曾想,赵谦此时却发话了:“子异既然决心离开,总要给我这个汝南太守留点家底吧。”

    “虽说彭脱已死,黄巾溃散,然汝南境内黄巾贼寇数量仍不在少数。”

    “无论是孙文台之勇武谋略,还是其麾下义军,都对吾大有用处,就暂且留在汝南吧。”

    “且孙文台伤势未愈,不便长途行军,是也不是?”

    眼看赵谦为自己解围,孙坚急忙说道:“多谢使君厚爱,如此某就暂且留在汝南吧。”

    周琦见状,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与众人告别以后,就领着麾下兵马,径直朝着长社而去。

    途中,周琦不由在心中冷笑:“孙坚若随我前往颍川,或许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此番他选择留在汝南,不仅再无建功立业可能,恐怕就连程普等人,最终也会被赵谦所征辟吧。”

    他可是知道,赵谦对于孙坚心存戒备。

    此番赵谦主动留下孙坚,除了的确需要对方麾下部曲,恐怕也是想要压制对方。

    甩了甩脑袋,周琦也不再多想其他。

    虽说孙坚在原本历史上大名鼎鼎,却没有靠山与根基,根本无法与现在的周琦相提并论。

    对于孙坚,周琦也没必要太过在意了。

    不过周琦离开之前,对于赵谦还留了个小心思,那就是没有告诉对方西华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末:家祖乡啬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半城流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城流烟并收藏汉末:家祖乡啬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