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到九月,是烤烟最忙的日子,跟烤烟一样,也是中药除草和追肥最忙的日子,贾红月开玩笑说,这段时间蔡志鹏和陈爱民都是一心扑在草药地里,不见星星一般都不会回来。

    肖正平明白,从鹿场到林场有段路,从林场到各个草药地还有更长的路,林场方面虽说安排了几辆机械,可不是专坐人的,鹿场这边呢,两辆卡车主要用在运输,而且进山的路太烂,卡车也进不去。

    如今进山干活的人好几百,光那几辆机械肯定载不过来,多数人还是靠两条腿。

    林场的人回了林场就完事儿了,蔡志鹏跟陈爱民到了林场还得回来,陈爱民更是还得回家,真到家还的确跟嫂子说的一样——得看见星星。

    肖正平有些感慨,远在深圳的先锋厂跟近在眼前的草药地虽然听上去八竿子打不着,可问题却差不多——都是忙着追求效益,却因为各种原因忽略了工人。

    而且这两个地方还都不是自己说了算。

    就算是自己说了算,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得花一大笔钱,说真的,要摊在自己身上自己也心疼。

    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贾红月走出去一声大喊,大棚里的人便窸窸窣窣走出来,搓着手满脸笑容往鹿场方向走。

    贾红月说二姐管“后勤”之后,陈爱民就把食堂钥匙交给了她,现在大棚这边都不在地里做饭了,改去食堂吃饭。

    一边听着贾红月解释,几个人便走进鹿场大门。

    进门右转便是厨房,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嬉笑的吵闹声。

    这时,陈友福敲着饭盆子从后面赶上肖正平,见肖正平正站在门口打量,便笑道:“哎呀,你说咱食堂多久没这么热闹过啦!”

    “呵呵,热闹是热闹,就是不知道厨子手艺咋样。”

    “你说你二姐啊,手艺不错,比以前的厨子强。”

    说着话,肖正平便走进食堂。

    贾红月这时拿了副刚洗的碗筷过来,递给肖正平说他没碗就先用食堂的。

    其他排着队的工人们见状马上要给肖正平让位,肖正平连连摆手,给婉拒了。

    等排到窗口的时候往里一看,肖正平发现打饭的除了二姐夫之外,还有蔡志鹏的爱人周秀英。

    肖正平挺好奇,就多站了会儿。

    “秀英嫂子,你咋在这儿呢?”

    周秀英的头发用白兜帽兜着,但是看脸色已经跟正常人没两样,甚至因为里面比外面热,周秀英的脸庞还有点儿红。

    “嗨,现在山上活儿太多,他们又回来得晚,志鹏就不让我跟着了。我心想闲着也是闲着,就在厨房里帮个忙。”

    肖正平有心想问问她的身体,可不知道该怎么问出口。

    周秀英见状笑了,“肖总,你别担心,我现在身体好多了,大家伙儿都说我这癌症可能好了。”

    “那你没去医院查一查?”

    “查它干嘛呀!我本来就是要死的人,多活了几天我还得问老天爷为什么让我多活呀!随他的!”

    一听这话,肖正平也笑了出来,冲周秀英点点头,就从打饭窗口让开了。

    打完饭刚回头,他就瞧见王鹏在食堂一角冲自己挥手,放眼望去,除了叶儿许晓慧,大姐夫、朱鹏飞等人都在那儿。

    算起来,大姐夫跟朱鹏飞从东北回来已经几个月了,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忙,还没问问他俩。

    二姐做的饭算不上多香,就是普通的农家饭水平,不过就像陈友福说的,比起鹿场那会儿强太多。

    肖正平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一边朝王鹏几个人走去。

    坐下后他直问道:“大姐夫,从东北回来有一阵子了吧?”

    唐炳忠憨憨一笑:“对,见了回世面,回来两个多月了。”

    肖正平又看向朱鹏飞,“这趟学到点啥没有?”

    朱鹏飞马上放下筷子,“学到了很多,那边气温低、林子密,咱们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跟他们比都很有欠缺。这趟我跟秉忠大哥主要看了他们的保温方法,还有取鹿茸之后的护理等等。不过咱们也有优势,那就是比他们暖和,相对而言,咱们鹿的平均寿命要比他们高,取鹿茸的时间段也相对较长。”

    唐炳忠听得连连点头,等朱鹏飞说完马上伸出大拇指,夸赞道:“这回咱们鹏飞真算得上专家了,他说的很谦虚,实际上咱们也有很多东西值得他们学习的。最简单的就是咱们的鹿栏,那比他们可干净多了。”

    朱鹏飞笑了笑,解释道:“秉忠大哥这是夸我呢,他们之所以没咱们干净正是人家气温低,很多病菌直接冻死了,所以用不着那么干净。”

    肖正平很满意,用筷子敲了敲朱鹏飞的碗,“吃啊,边吃边说。”

    朱鹏飞这才拿起筷子,非常斯文地吃起来。

    一旁的许晓慧这时插进话题,“他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东北一个南方,不仅是气温,各方面气候、环境都有很大不同。但是不能简单去说哪个环境更好,因为每个环境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八零投机倒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山中庸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中庸人并收藏我在八零投机倒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