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东走几条路便到了交叉口。

    晏殊把赵骏送到了启圣院路与横街的交叉口,便停下脚步对他说道:“今年解试的主考官虽然不是我,但明年春闱省试官家钦点我为主考,若是让外人见到我送你去贡院不太好,就到这里吧。”

    “谢了同叔公。”

    赵骏接过晏殊递来的公验。

    晏殊笑道:“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我拉日叔。”

    “行吧拉日叔。”

    赵骏应了声,正准备离开。

    晏殊却又问道:“最近这段日子,都只看见你在写策论和经义,诗词准备得如何?”

    “这东西还要准备吗?他出什么题目,我肯定有对应的诗词。”

    赵骏笑道。

    晏殊想了想道:“今年解试考官是孙巽,他这个人比较喜欢写词,虽然写得不咋样,但我觉得今年出试词肯定较多,那我考考你,写一首《临江仙》怎么样?”

    宋代科举有诗词歌赋,考分占比还不小,分别为试诗(词)、歌(赋)、论各一首,一般情况下宋代都按唐代科举要求写试诗,但解试毕竟难度不如省试那么大,再加上宋人喜欢词,因此的确有时候会出现限制题目的试词出现。

    而一千多个词牌名当中,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其对应的字数、格律、平仄和韵脚,所以这种试诗试词难度才大。

    毕竟诗词种类繁多,给你考试的时间又很少,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规定格律、平仄和韵脚的诗词,考验的是急智能力,堪比曹植的七步成诗了。

    赵骏听到晏殊的话,稍稍思索后,忽然略有所想,憋着坏笑说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殊睁大了眼睛,细细琢磨,他自己就是写词大家,顿时觉得精妙无比,惊喜说道:“这词是抄的那位后世大家的?”

    赵骏不乐意了,说道:“难道就不能是我自己写的?”

    晏殊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这词写的是与一位叫小蘋的女子在一起时的往事,你来大宋才多久,就能认识一个叫小蘋的女子了吗?何况我也不信你有如此文采!”

    “好吧。”

    赵骏只好承认道:“这词是你写的。”

    “我写的?”

    晏殊当时就差点尿了,怒发冲冠,作势要打:“你竟真抄我写的诗词?”

    赵骏也差点吓尿了,头一次见晏殊真发火,连忙抱头鼠窜,跑路间回头见晏殊居然生气地追了过来,知道对于这些爱词如命的人来说这是真要了他的命,不迭惊慌说道:“我开玩笑的,怎么可能是你写的,你认识那个叫小蘋的女子吗?”

    “啊这.”

    晏殊停下了脚步,迟疑起来,因为他记忆里确实没有这个叫小蘋的女人。

    但万一以后有了呢?

    他想到这里,便大喝道:“那你说是谁写的?”

    赵骏见他停下来,哈哈大笑两声,撒丫子开溜,风中只留下一句:“你儿子晏几道写的。”

    “我儿子晏几道?”

    晏殊纳闷。

    以前赵骏说过,仁宗一朝有不少写词高手,祸害了后世的中学生,如“晏殊、苏轼、柳永、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之类。

    当时还以为这晏几道只是同姓,或者叫燕几道,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是自己的儿子。

    问题是自己如今几个儿子没有叫晏几道的啊!

    晏殊一头雾水。

    正要追问,抬头一看,赵骏已经跑远了,不由得气地跳脚。

    但对方要去参加贡举,晏殊也无奈,只好回去。

    一路上晏殊都在琢磨那首《临江仙》。

    等到了府邸,忽然有家仆过来,一脸喜色道:“家君,家君,张小娘子有喜了,这段时间常呕吐不止,肚子也越来越大,找了大夫看过,竟是有喜。”

    “有喜了?”

    晏殊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激动起来。

    他前段时间长住在宫里,少有回家,五月的时候由于孟夫人得了重病,就请假回去住了一段时间,也就是那段时间跟小妾同房了。

    没想到就是那次同房让小妾怀上,让晏家再添一丁,真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晏殊连忙前往后院去探慰了一下小妾,等说了些让她好好休养,安心养胎之类的话后,这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此时他心里已经被喜悦冲昏,倒是忘记了《临江仙》以及晏几道之事,只想着老晏家又有孩子了。

    他坐回自己书桌,准备看看书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

    恰好书桌上还留着昨日自己翻阅的一本《道德经》,窗外徐徐清风吹过,风带着纸张翻了一页,露出了《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玩蛇怪并收藏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