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该各回各家。

    按照以往惯例,赵祯都会送赵骏回去。

    祖孙二人边走边聊,聊的内容一般不会是朝堂政务,而是生活的事情。

    赵祯有的时候会问赵骏来了大宋习不习惯,是不是应该早点找个妻子,或者后世的生活到底有多便利之类。

    嘘寒问暖,交流感情。

    这也算是双方增加友谊的契机。

    但今天范仲淹却死皮赖脸跟着,亦步亦趋。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范仲淹家也在西城,在西外城的大观巷,跟赵骏还算顺路,都在西边。

    可往常时候范仲淹都会先走,并且也不是走西华门,而是向东从临华门出后苑,再往北出拱宸门,随后再从西面的梁门里大街直接往梁门方向去。

    如果他走西华门的话,还得先走南面到宫门,出了西华门后往西北方向的梁门去,从路程的远近来说,要绕不少路。

    所以今天的举动显然很反常。

    赵祯算是看出来这家伙应该是有话对赵骏说,走到延福宫就对赵骏说道:“大孙,今日朕就送你到这吧。”

    “好。”

    赵骏点点头,然后嘱咐道:“这段日子老哥还是多陪陪皇后,哪怕再不喜欢,那也是正宫帝后,未来还可能会诞下太子,应该好好对待才是。”

    这段时间他们的感情也比较到位,两个人之间平等对待,而且历史上吕夷简、包拯他们规劝赵祯的时候,说话更不客气。

    所以即便这算是过问赵祯的家事,但至少对于赵骏,乃至于吕夷简包拯他们这样的人来说,都没什么。

    何况帝王的家事不是小事,特别是关于皇子的问题,每年大臣们都得劝赵祯几句。

    赵祯轻点下颌道:“朕知道了,大孙放心,朕待会就去坤宁殿。”

    “那我先回去了。”

    赵骏就招招手,示意自己离开。

    他走在前面,范仲淹向赵祯拱手行了一礼,便踩着小碎步跟了过来。

    王守忠代赵祯送他们到西华门,不过王守忠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离了大概七八米位置,不远不近,似乎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范仲淹到了赵骏身边,用比较轻的语气问道:“这次改制不错,似乎可以解决官员效率低下的问题。”

    “不好说。”

    赵骏摇摇头:“只是暂时确定了责任制度,但这些人要是没鞭策,没奖励和惩罚,怕是不一定将来能把政策落到实处。”

    “那你怎么还助纣为虐呢?”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当初说好,支持我庆历新政,改变如今大宋冗官的现象,你现在反而让那么多官员有了职务,岂不是让冗官加剧?”

    “错误的。”赵骏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第一,我这不叫助纣为虐,而是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范仲淹一头雾水,不明白什么意思。

    “不错。”

    赵骏应声道:“要想解决冗官问题,光靠伱和你后面那帮小伙伴蛮干可不成。必须要用一定的方法,而现在,我就正在建立一套自己的规则。”

    从吕夷简最早让晏殊怂恿赵祯召他赐同进士开始,他就已经开始慢慢地步入到了大宋的官场,了解到大宋官场的情况。

    之后又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渐渐领悟规则,明白规则,从而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还得感谢吕夷简,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阴谋诡计,又从晏殊、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等人身上,学到了为政的道理。

    吕夷简他们想让自己进入官场,就是想让自己进入他们的规则世界里。那何不自己另外设立一套规则,来圈定这个政治体系呢?

    这便是赵骏这些日子的感悟,有些是慢慢摸索,有些是灵光一现,相比于从前,他也成长和成熟了许多。

    范仲淹不是蠢蛋,稍微思索一下,试探性问道:“这改制就是立一套规矩吗?”

    “当然。”

    赵骏双手一摊道:“你想想,大宋冗官多少?”

    “一万多吧。”

    “在我改制之后,大量闲散官员有了差事,他们要不要感谢我?”

    “那是,我是他们,我也得感谢你。”

    范仲淹揶揄道:“原来只是闲散官职,每月得不了多少贯钱,有了差遣之后,月禄倍增,冗官的开支就更多了。”

    “还是错误的,这就是我讲的第二点。”

    赵骏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头道:“我这么做不是为了冗官加剧,恰恰相反,是为了解决冗官的问题。”

    范仲淹默然地看着他。

    他其实经过赵骏的解释之后,不是搞不懂王安石变法以及元丰改制的区别。

    但问题是他的庆历新政跟王安石变法也不一样啊。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情况,希望通过官府干预民间借贷,来达成缓解日益尖锐的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玩蛇怪并收藏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