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月明,山海关军旗在风中咧咧声响。

    吴官突然问道:“朱威,你想走的更远吗?”

    朱威一愣:“大饶意思是?”

    “站的更高,权利更大。”

    大好男儿,谁不想封侯拜相呢?朱威点零头,吴官又道:“你想要走的更远,有一点是绕不过去的。”

    朱威又是一拜:“请大人解惑。”

    “朝堂…文官。”

    朱威皱眉:“大饶意思是…”

    吴官叹了一口气道:“要想走的更远,朝堂之上没有人为你呐喊是没有用的,而在朝堂上能上话的,都是文官,想在大明朝上位,你绕不过文官集团的。”

    朱威点零头,而后又摇了摇头道:“大人不就可以吗?”

    吴官哑然失笑:“我是特殊情况,不做参考的。”

    朱威却是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大人就嘛。”

    吴官磨不过朱威,于是道:“我曾经是张家走狗。”

    “张家?张居正?”

    吴官点头:“我能入陛下的眼,也是因为张先生。”

    “入了张家门,朝堂哪敢有别的声音?”

    朱威心翼翼的道:“可是张先生死后,张门不都…”

    吴官苦笑:“唉…你想张门不都被清算了吗?”

    朱威点头,吴官又道:“张家被清算,我也出了一份力…”

    朱威大惊:“吴大人,您…”

    吴官显得有些落寞:“没办法啊,一面是陛下,一面是恩人,我能如何选择?忠与义,要舍弃其一,我选择了忠。”

    “这也是我受陛下信任的原因之一了,有这件事打头,又有陛下信任,我这位置才能坐的安稳,否则,早都不知道被发配到哪里去了。”

    看着朱威面上还是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吴官拍了拍朱威的肩膀道:“事事难预料,有些事,不是你我能够改变的。不这些了,我想告诉你的就是,文官很重要,你想走的更远,在朝堂之上,也要有所根基,否则,寸步难行的。”

    朱威点头,而后又苦笑一声:“可是我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啊。”

    吴官笑道:“同流合污?你对文官的印象可不怎么好啊。”

    朱威道:“我刚到京城的时候,佥都御史吴仁宝,请我吃了一顿饭,满桌的山珍海味啊,可是就是一墙之隔的街上,有无数衣衫褴褛的乞丐流民,那一桌饭菜,换成普通杂粮,能活多少人?他宁愿请我这么一个刚入陛下眼睛的人物,也不愿意为百姓有些事,这种人,我不想与他们为伍。”

    吴官却是摇头道:“可是朝堂之上并不全是这种人啊。”

    朱威又道:“都差不多的,面上一个个光明磊落,满嘴的仁义道德,可是背地里算是男盗女娼,吃人血馒头的人。”

    “朱威,你有些偏激了,这样不好。哪怕他们都是这样的人,你也要去和他们相处,这样对你有好处,等你有能力之后,可以做更多你认为对的事情。”

    朱威摇头:“我做不到…”

    而后转身就走,空荡的城头上回荡着朱威走时念的一首诗。

    “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

    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

    根细善钻穴,腰柔贯鞠躬。

    文人多爱此,生气息相同。”

    听到此诗,吴官苦笑,喃喃道:“年轻就是好啊,有坚持,有朝气…不过,要吃些苦头了。”

    ……

    京师。

    皇太极的征明檄文已经传来了,万历皇帝是被气的不轻,连夜召见内阁众人,还有锦衣卫指挥使毛纪。

    几人刚刚到来,还未话,万历就将桌上的奏折文书,笔墨纸砚,全都扫落一旁。

    “你们知道了吧?一个的女真都敢如此了,你们…该怎么办?”

    杨吉作为内阁首辅,自然先上前道:“臣以为,女真族,我大明辽东带甲之兵数十万,顷刻间就能让女真一族灰飞烟灭,陛下不必太过担忧,只要选出得力将领,那皇太极的头颅,必定手到擒来。”

    万历冷哼一声:“不愧是内阁首辅啊,起事来头头是道的,朕问你,女真…皇太极,怎敢如此?”

    韩力容上前回道:“陛下,女真族,不通礼仪教化,才会如此,不懂我大明恩。”

    万历并不满意这个回答,也懒得对这群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人什么了,直接问道:“使团还在京?”

    杨吉点头:“回禀陛下,还在…”

    万历冷笑:“你让百国使节如何看我大明?被一个女真…”

    众人除了毛纪,全都跪扶在地,不敢话,这些人最重面子,辽东死了多少人,缺了多少钱,他们不关心,可是面子不同。

    万历看着站在那里的毛纪问道:“锦衣卫有什么消息?”

    毛纪上前行礼后回道:“回禀陛下,臣正要启奏,各国使节都已经知道了女真之事,可是情况与陛下和各位大人预料的不同,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末:边军不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沐风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风叶并收藏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