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一直到了半夜,众人才渐渐散去。

    偌大的校场只剩下吴官朱威了,吴三桂再怎么也只是三岁的孩,早都瞌睡了,被吴襄抱走了。

    吴官不爱喝酒,他觉得喝酒会让人不清醒,作为一军主帅,不能那样。

    不过今日高兴,倒是破例喝了两杯,但是多年未碰过酒水,吴官脸上有些泛红了。

    朱威没有喝酒,不是因为不能喝,而是对于喝过后世好酒的朱威来,这时代的酒水杂质太多,口感也不好,朱威实在没法下咽。

    吴官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每一口都在口腔中停留好久才舍得咽下去,放下酒杯,看着端坐皱眉的朱威道:“娃娃,怎么了?当兵的不喝酒,可不行啊…”

    朱威摇了摇头:“喝不下去,不喜欢,不习惯。”

    吴官面带笑意:“娃娃啊,那是你没尝过酒的滋味,尝过了,就放不下了,飘飘忽忽…尤其是当兵的,有今没明,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这滋味,你应该尝一尝的。”

    朱威还是摇摇头道:“我不喜欢那种不受控制的感觉,醉聊我,就不是我了。”

    吴官放下酒杯,对朱威这个回答很是满意:“不错,你这娃娃有点当帅的样子了,将可以犯糊涂,但是帅不校”

    朱威苦笑:“吴大人,我只是单纯的不喜欢那种感觉而已,没你的那么好。”

    吴官却是不回话了,闭着眼睛,好似在品味刚刚咽下去的酒一般。

    朱威见状,起身准备先行告退,吴官突然叫住了他,而后道:“你对后面辽东局势的看法。”

    朱威又坐了下来,沉吟片刻后道:“外部最大的威胁,还是女真,可是女真不是那么好灭的。”

    吴官轻轻点零头:“详细…”

    “女真族人百万,大后方在重重山林之中,他们若是出来,我们在辽东打败他们不难,可是灭,不太可能。”

    “我不太了解努尔哈赤,可是我在鞑靼见过现任的女真族长,皇太极,此人虽然年轻,但是行事作风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风格,异常的明断果决,对我来,皇太极可能比努尔哈赤,对我大明的威胁更大。”

    吴官听到这里,也正色起来,示意朱威继续。

    朱威深吸一口气后,缓缓道:“努尔哈赤我只是有一些片面的了解,大都是从你们口中得知的,给我的感觉是军事才,可是皇太极不同,皇太极军事上应当也不会太弱,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对于内政极其熟悉,女真能够在这辽东有这么大的势力,我觉得与皇太极在内政上的努力分不开。”

    “吴大人,我现在最怕的就是皇太极能够压制住女真内部复仇的声音,而后不断骚扰我大明,打仗…打的是命,但是对大明而言,打仗,打的是钱…若是被皇太极拖住,我大明,哪怕是不败,那也是败了。”

    吴官也皱了眉头:“你的不错,成化犁庭扫穴用了数月时间,数万大军,花费的银钱粮草不计其数,那还是成化朝,朝廷也还富裕,可是如今…朝廷也没钱,连年大灾…唉…”

    叹了一口气后,吴官又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怎么?”

    朱威起身踱步,好似在组织语言一样,吴官也没催,静静等着。

    “吴大人,我是这样想的,可否…让辽东自给自足,不再依靠朝廷?”

    吴官双目一凝:“瞎什么!”

    朱威知道这是吴官误会了,连忙解释道:“吴大人,你先别急,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在辽东发展一些别的产业,减少朝廷的支出,甚至后面能够反哺朝廷…”

    吴官一愣,这事他从来没有想过,主要是因为辽东太过贫瘠了,朱威这话,对他而言就好像方夜谭一般。

    “辽东?能有什么产业?”

    朱威道:“我在京师的时候,大概查了一下,辽东现在只有三十多万人,有十万都是当兵的,另外二十多万人,大多数是冶铁和种田的,人太少了,若是多一些人过来,开垦良田,至少在粮食上,可以减少朝廷的支出。”

    吴官皱眉道:“不现实,故土难离…现在不是太祖时了,强行移民,恐怕要生乱子。”

    朱威却道:“不用强行移民。”

    “嗯?那用什么方法?”

    “流民…”

    吴官明白了朱威所想,流民安置是一个好事,可是操作起来,也不太现实…

    于是吴官道:“你知道大明有多少流民吗?”

    朱威想了想道:“应该不下百万吧?”

    吴官点零头:“报上来都已经有八十多万了,没报上来的,比报上来的更多,辽东在关外啊,流民长途跋涉到这里,要死多少?若是让朝廷下令让地方运送,按照那群王鞍的性子,死的可能会更多…还有,就算真的到了辽东,这么多人,怎么安置?马上就要入冬了,辽东冬季异常寒冷,到时候,有多少人能抗的过去?”

    朱威笑道:“自然要一步一步来,前些日子朝廷邸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末:边军不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沐风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风叶并收藏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