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昨日还是欢声笑语不休,今日却是再也听不到了。

    吴官在山海关十数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再熟悉不过了,与之相比的就是山海关众军士,很多人自开始当兵,就在山海关了,跟了吴官十数年,今日得知吴官要走了,这心情,哪里能好的起来。

    吴官却是笑呵呵的,好似没什么感觉一般,照例巡营。

    众人都是知道吴官的脾气的,自然不会在明面上表现出来,看着和以往一样,可是暗地里怎么做,可就和明面上的完全不一样了,甚至伙头军一都未给孙承宗送吃食。

    吴官事后知道,却也没管,现在管这事,反而会给孙承宗一种下马威的感觉,孙承宗对此也不做声,从京师来的时候,他自己带有干粮,干粮的滋味并不好,可是孙承宗对此却也没有什么意见,他的作息规律,该吃饭的时候就吃,吃完了就在屋内看书,看到精彩处,还读出声来。

    伙头军断了孙承宗一的粮,心中原本很得意的,可是吴官并没有表态,孙承宗也没有找事,两人这样的态度反而让伙头军上下都有些不安。

    于是在第二清早恢复了孙承宗的饭食,对此,孙承宗没有一句话,送来了就吃,吃完了继续读书…

    朱威是第二才知道这个事情的,觉得伙头军有些过分了,不过朱威自己在这也算客人,没法什么。

    近十时间,吴官,朱威,孙承宗,三人都没有过任何沟通,直到辽东诸将聚集一堂。

    山海关,聚将堂…

    辽东以前属于各自为政,哪怕是李成梁时期,也没有官方的统一督师或者督军,这次是第一次,众将心中可不是那么平静,

    当然了,除了吴襄,吴襄咧着大嘴在这人群中显得格外亮眼,边上和吴襄关系好的人轻声问他情况,吴襄却也是闭嘴不的。

    “督师到…”

    众将侧身行军礼,孙承宗带着吴官与朱威回礼。

    “诸将通名…”

    “定辽城总兵,张宇报上…”

    “沈阳城总兵,洪公报上…”

    “广宁城总兵,赵聚报上…”

    “锦州城总兵,吴襄抱报上…”

    “辽阳城总兵,成九报上…”

    “三万卫指挥使刘三狼报上…”

    “东宁卫指挥使章二报上…”

    ………

    目前辽东有大型城池六个,有卫二十五个,还有抚顺、汛河、懿路蒲河等11个所。

    其中不包括辽王的宁远城,按照大明的律法,所有地方军政官员,都没有对藩王的管辖节制之权。

    但是辽王也派了使者过来。

    众将通名后,辽王使者上前喊到:“辽王使者孔礼拜见孙督师…”

    这孔礼,就是辽王举行曲水流觞的时候,准备出头的那个书生,不过被吴官的山海关铁骑打断。

    但是这孔礼也算是有些本事的,在辽王关闭宁远城四门,准备鱼死网破的时候,孔礼上前了一句:“王爷,若真的是朝廷下令对王爷不利,怎么可能只有骑兵,这吴官应当是路过,王爷可安心。”

    就这一句话,让朱术雅心中有了些许希望,后面发生的事,也是证实了孔礼的言论,而这孔礼,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辽王的座上宾了。

    孙承宗微闭的眼睛瞬间睁大,看着孔礼,眼神中并未有什么感情流露出来,孔礼有着辽王撑腰,哪里会怕这个,面带微笑也看着孙承宗。

    “朱督军…这孔礼,是你叫过来的?”

    此话一出,孔礼觉得情况有些不对,还没话,朱威抢先回道:“下官并未通知宁远城,应当是不请自来吧。”

    孙承宗听闻后,轻轻颔首,而孔礼脸色变得黢黑。

    “我乃辽王使者,代表的是辽王,尔等竟然如此无视于我,是否不将辽王放在眼里?”

    孙承宗没有话,看着好像真的是无视孔礼一般。

    孔礼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有气没处发。

    朱威在这时道:“来人,将这个孔…什么的?带下去…”

    话音刚落就有人上来要将孔礼带下去,孔礼懵了,不应该是这样的啊?原本他想着的是,作为辽王使者不论到了哪里,都会被人奉为上宾的啊,怎么能如此呢?

    “我是代表辽王的,你们不将我放在眼里就是不将辽王放在眼里,我回去后,必定将你们的恶行,告知王爷,你们…”

    听着这孔礼大呼叫的,朱威实在有些烦了,直接来了一句:“辽王使者?老子又不是没杀过…”

    一句话孔礼瞬间安静了下来,也不吵了,更不闹了,主动跟着兵士出了聚将堂。

    堂内诸将却有些不明所以,毕竟朱威杀那丞星的事,可没爆出来,就连孙承宗也是一脸诧异的看着朱威。

    朱威见状,有些尴尬:“看什么?本官新任辽东督军朱威,有听过的,有没听过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今日之后,还请诸位能够通力合作,护我大明边防。”

    “末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末:边军不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沐风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风叶并收藏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