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朱标后面出来的,竟然是一辆辆辎重车。

    众位大臣看到如此,纷纷皱眉。

    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这是送了多少物资?!

    可是鉴于太子一向的威望,无人在此时发声。

    “燕王前两日北地灾情严重,朝廷拨了十万担粮食过去。你今日就藩,孤想,大宁在更北,肯定也缺粮缺柴,这些辎重就当为兄送你的临别礼物吧!”

    太子拍着朱权的肩膀,笑容和蔼。

    朱权忽然觉得自己以前很混账!

    因为生异象,他和太子然的处在对立面。

    朱允炆的缘故,太子妃吕氏的缘故,父皇朱元璋的缘故。

    还有围绕在太子身边的大臣,对他的每一次被弹劾,被攻击。

    都是因为太子!

    他内心里是对太子敬而远之的,他惹不起,他只能躲着。

    并以一个先知者的角度,去俯瞰太子的命运。

    有子之气,无子之运。

    可是,太子不管身边人如何,始终是做了一个哥哥该做的。

    他和皇姐母亲早逝,他记得时候太子是对他特别关照的。

    经常问候他的功课,衣食是否充足。

    只是在太子身边的大臣一次次的弹劾他之后,他主动远离了。

    不管如何,他所受到的很多刁难都是因为太子本尊,即使再反应迟钝的人,也都会对本尊敬而远之。

    后来,慢慢的就少了接触。

    只是,以今来看,他出行,太子以十万石粮食相送。

    还有上一次姐姐削发明志,太子也是站在他们一处。

    还有,校场上,雷敏比试时,太子的解围......

    朱权想到这些,一时间复杂的情绪萦绕在胸口。

    “......谢谢!”

    半晌,他才艰难的吐出两个字。

    “你我兄弟之间,何需言谢!”

    朱标温润的脸上,满是轻松的笑意。

    这是长大以来,朱权第一次认真的观察太子朱标。

    浊世佳公子!

    遗世而独立!

    太子朱标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太子朱标,也是风华绝代的人物啊!

    “十七弟,此去就藩,相隔千里,为兄愿你大鹏展翅,翱翔于!”

    朱标含笑,语气透着别样的认真。

    这一刻,朱权感知到,朱标对他的真实祝愿,不是那些笑里藏刀的家伙们讽刺的问候。

    “多谢太子皇兄!等弟弟三年,我必然会将蒙古势力打的抱头北窜,不敢南归!”

    朱权吐出一口气,不再多想,对太子认真的保证。

    他不能为太子肝脑涂地,还是做什么。

    他只能为大明做些什么。

    太子的好意善意,他已记在心中,他日若是有变。

    他必然保太子一脉永享荣华。

    朱权在心头暗暗下着决定。

    “好!为兄就在京城看着,等着!”

    “宁王朱权,拜别太子殿下!”

    朱权深深的弯腰。

    京城中的其它人,他或许还能再见到。

    但是太子朱标,他不知道这一别还能否再次相见!

    或许这次就是永别。

    一时间,离别的愁绪,终于姗姗来迟。

    太子没有言语,只以目光以鼓励。

    朱权转身,扫过一张张面孔。

    李善长,徐辉祖,冯胜,傅友德,马承嗣,詹微,范文从,刘三吾,黄子澄,方孝孺等等。

    目光掠过一个个大臣。

    最终在她姐姐身上停下。

    这是他离开京城最大的遗憾啊!

    没能带着姐姐一同就藩。

    “权!过来。”

    南康公主朱虹摇呼唤道。

    “嗯,皇姐!”

    朱权三步两步过去,一脸期待。

    期待着什么,他也不知道。

    毕竟穿越十二年,在他刚刚适应古代生活,又没有任何自保能力的时候,是姐姐陪伴着他,保护着他。

    他已经习惯有姐姐在身旁。

    “将你胸前的玉佩给我。”

    朱虹摇盯着他的脖子,语气清淡。

    仿佛在着将你的衣服给我一般轻松。

    朱权也没有丝毫犹豫,就低下头,将从不离身的玉佩取下来。

    这枚玉佩,就是他出生时握在手中的。

    含玉而生!

    生不凡!

    这块玉就是明证!

    将玉佩递给姐姐,就看到,姐姐也掏出一件物什,像是平安结,又像是福袋。

    通体大红色,上以白线缝着密集的符文。

    他看着姐姐心的将玉佩包起来。

    “这是平安袋,保你平安无恙,你要收好,不要弄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山久在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久在高并收藏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