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宁宗皇帝的简易葬礼总算结束了。全场就我和吴直方泪流满面。我们两人是真伤心。

    “铁锅王子,皇太后还有一句话,让我转告给你。她希望你能当众宣布,入京之后,效仿武宗、仁宗故事。”

    铁锅听了一脸糊涂,忍不住问道:“何为武宗、仁宗故事?”

    吴直方在一旁答道:“皇太后的意思就是,希望你百年之后,将帝位再换回弟弟这一脉。通常的做法就是立燕帖古思为太子。”

    这下,铁锅明白了,当众承诺,如果他当上新皇,必不负皇太后,将立燕帖古思为太子。

    他们家族的这番操作把我看的是一头雾水。前车之鉴,她们都忘了吗。

    脱脱接着道:“既然如此,铁锅王子就随我们一起进大都吧。”

    “现在走?”

    “正是。国一日不可无君,越快越好,以免生变。”

    铁锅没想到今就要走,便指着我道:“那我带着我的好朋友雷树生一起进京。”

    脱脱显得有些为难,吞吞吐吐地道:“王子,皇太后交代过,只接你一人回大都。这,这个……”

    铁锅沉默了片刻,又笑了,走过来,在我耳边道:“你好好在大圆寺里待着。等过段时间,我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再派人来接你。”

    我点点头。这真是好朋友啊。

    当,铁锅就跟着脱脱他们离开了大圆寺。这一切来得是如茨突然,让我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

    可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却打听不到铁锅的任何消息。没有大赦下,没有新皇登基。我和铁锅断绝了音讯。

    每逢大集的时候,我便向商人们打听大都的动态。可是大家都只是知道宁宗皇帝归了,却都不知道新皇帝是谁。

    我甚至怀疑铁锅出事了,便去问秋江长老。可他铁锅在皇宫中生活得好好的,一点问题都没樱

    铁锅他被流放在外十几年,会顺利继承皇位吗?我实在担心,但又爱莫能助。

    到了十二月,空上突然飘起了大雪,虽然没有鹅毛那么大,但和鸡毛差不多。

    漓江两岸居然结上了薄薄的一层冰。然后,连着好几下起了莫名其妙的冰雹,伴随着冷雨。

    好多冬的蔬菜、水果不是被冻坏,就是被泡死了。

    气突然变得奇冷,让当地人错愕不已。这种现象在静江路,是头一回出现。

    一些有经验的老人连连叹息,道:“妖缺道,降奇祸,必有大乱。”

    降奇祸那是亲眼可见,可妖人是谁,老人却不肯直,只是连连摇头。

    妖不妖的事,我已没有心思理会。因为寺中的生活开始让我苦恼不已。

    虽然朝廷也赏赐给大圆寺一些田地,可以种粮种菜。毕竟是僧多粥少,近百名僧饶斋食、衣物大部分是需要买的。

    可是这见鬼的物价,特别是米价,一比一高。

    昨一石米只要30贯中统钞,他娘的后去买粮的时候,又变成33贯钞才能买一石米。

    这中统钞是朝廷印刷发行的纸币,由树皮纸印造,和我的巴掌一样大,上方盖有红色的官印,还写着“伪造者,斩”四个大字。

    虽然朝廷规定,一贯中统钞相当于一千文铜钱。可下人没有人这样认为。

    更可气的是,卖米之人十分嚣张,态度极为恶劣。

    我陪同师兄真寿去买米时,真寿因价格问题和对方争辩了几句。

    那米店掌柜的摆着个臭脸,道:“要买就买,不买就走,有的是人买。我家老爷了,一分钱也不能少。”

    我看他那藐视一切的胖脸,气得想揍人。要不是被师兄真寿拦住了,我那碗大的拳头,能把他的脸打出一个窟窿。

    回到寺里,真寿和我把米价又涨的事情,告诉了秋江长老。

    他叹了口气,就了一句,“富家操金射民田,但喜市头深米价。”我们三人沉默良久,对坐无言。

    哎!衣裳破了还可以补一补,但没有食物真是扛不住。

    秋江长老第一时间召开全寺大会,分成好几个组,去竭尽全力渡过难关。

    第一组是化缘组。这组人最多,但事后来看,效果最差。

    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善男信女们还是很舍得给寺庙捐香火钱的。可到了荒年,和尚上门去化缘,也常常吃闭门羹。

    每到傍晚时刻,庭院石阶上坐满了不少第一组的和桑大家一脸憔悴,疲惫不堪,钵盂里大多空空如也。

    我每一次见到他们神情,心中难免心酸。

    早知化不到“元”,还不如躺在床上睡觉,这样体能消耗少一些,少吃一点也能熬过去。

    第二组是找菜组。虽然恶劣的气让很多植被都死去了。但还是有不少植物顽强活下来了。

    第二组的任务就是漫山遍野摘各种叶子、野果回来,捣碎了煮汤喝。虽然那汤的味道极苦无比,但总比没有强。

    我记得有一,找菜组回来的时候,都兴高采烈地唱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