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公正的对待。

    清廷认为丁汝昌有罪,籍没其家产,不许给丁汝昌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直至多年以后,清廷才为丁汝昌平反昭雪。

    讽刺的是,在平壤带头狂奔的陆军主帅叶志超,在几番运作下,最终被赦免其罪。

    差不多同时间,日本陆军进攻辽东各地,先后攻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地。

    到了3月9日,清廷六万陆军在辽河东岸,再次全线溃退。

    随着战事的节节失利,慈禧太后期间有几次派员去日本,请求和谈。

    但因为派出的大臣品级较低,最高级别只是一个户部侍郎,日本人没有兴趣进行和谈。

    但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二月,由于是举全国之力筹措军费,日本普通百姓负担不断加重,国内反战的浪潮开始出现,且爆发了多起农民暴动。

    何况日本政府此时已是债台高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觉得战事继续下去,对日本也不利,决定借连战连捷的机会,见好就收,敲诈清廷。

    于是,伊藤博文便派使去北京,表示可以和谈,但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

    由于日本陆军大量盘踞在辽东各地。如果再突破辽西走廊防线,便可入关进逼北京。而战事的失利,特别是清廷陆军的一路败退,让清廷失去了信心。

    为了不再重复三十五年前,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一幕,清廷答应了日方的条件,开始“议和”。所议的不过是割多少、赔多少的问题。

    2月18日,由于恭亲王等人纷纷称病,李鸿章被慈禧太后授权为头等全权大臣,带着使者团,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

    3月20日,双方在马关的春帆楼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

    3月30日,日本方面答应李鸿章,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

    至此,甲午战争自光绪二十年8月1日正式爆发,到光绪二十一年3月底休战,告一段落。

    甲午战争以清廷的海陆两路皆败而告终,逼迫进入耻辱的和谈。其中清廷陆军的表现最是差劲。

    后来,各国的旁观者纷纷对清廷甲午战争的失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美国当时的驻华公使田贝向,在描述甲午败因时,写道:“中国人中之最无智识而最愚笨者,成为统治者。中国政府几乎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大小相欺。中国军队中贪污吃空额、营私,盗窃公物,扣饷以为常……”

    《伦敦每日新闻》报道称,“只要外国公司引诱或贿赂清廷官员,再老掉牙的枪支或陈旧的弹药他们都会购买……看看这些枪是什么货色吧:外观上还像那么回事,但托盘根本没有加工好,枪口也挫得十分粗糙,螺丝上得敷衍了事,有些螺帽都掉了,连接处都松开了”。

    日本的一个战地记者写道,“清廷将领有携带妓女的;有的怕晒,在战场上让手下打着蝙蝠伞的;有的上了战场,还带着鸟笼逗鸟。总之,千奇百怪。”

    英国人赫德主持清朝海关近半个世纪。

    这位零距离旁观者离职后,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清廷的失败主要是因陋守旧,并没有真正地涉及核心的改革。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

    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作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呵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