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袖人物便是李鸿章、和创建武卫军的荣禄。帝党的领袖人物便是户部尚书翁同龢。

    而在其弟子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宣传下,康有为名噪一时,追随者和支持者渐多,被世人称之为维新派。康有为自然而然成为维新派的领袖。

    “本来,我想直接带着谭兄,去见我堂兄。昨天,谭兄说,好不容易来趟京城,还是要先见你和王大侠。这不,一大早,我们就过来找你了。”

    “我正好今天没事,便随你们一起,去拜见康先生吧。”

    “那是最好不过了。”

    “走吧。”

    强学会的会址在北京西城的一条胡同内,离我们源顺镖局并不算远。

    我们三人一路询问,走进了这条胡同。远远就听见洋人印书机的机器声音。

    在胡同最里面的三间相邻的房子上,挂着三张牌匾。中间的牌匾写着“强学会”,左边写着“救亡图存”,右边写着“变天下之公理”。

    就在这时,“救亡图存”牌匾下,走出一个人,看见我们三人,愣了一下,便朝我们快步走来。

    “堂兄!你怎么来了?”

    “堂弟!”

    康寿延见到他,喊了一声,便拉着他的手,叽里呱啦说了一阵子家乡话,大概说的是粤语吧。

    我和谭嗣同在一旁,完全听不懂他们两个在说什么。

    一会,康寿延才想起来,改讲官话,把我们相互介绍起来。

    原来,这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正是康有为的弟弟,康寿延的堂弟——康广仁。

    “你们来的好不巧啊。我阿兄三天前,刚离开北京,南下湖广,去拜访总督张之洞大人。你们要是来早一点,就好了。”

    谭嗣同一听康有为不在北京,不禁大为失望。

    “不过,梁启超今天刚好在会里。不如,我先带你们和他认识一下。”

    “那就麻烦堂弟了。”

    谭嗣同一听梁启超今天在,突然又微笑起来。

    我们三人跟在康广仁后面,走进强学会的会址。

    里面有四人,有的在校对文字,有的在装订书刊。其中有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坐在最里面,提笔写文。

    写了一会,他又停下来,皱着眉头,低头沉思,眼睛直直地望着前面的椅背。

    在我的角度看去,他那额头大得有些显眼,宽广而饱满,让人有种冲动,忍不住想要摸下他的额头。

    若不是他微微低着头,我差点没看到,那被额头挤到后面的发际线。

    康广仁和其余几人打了声招呼后,便径直朝那大额头的年轻人走去。

    “启超,我和你介绍下几个新朋友……”

    他果然是梁启超。

    梁启超站起来,面带微笑,静静地听完康广仁的介绍,以及谭嗣同对自己来意的说明。

    然后,梁启超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从康有为举办强学会的初衷,讲到甲午战争,最后讲到各国的变法。

    仿佛,梁启超每见到一个陌生人,都想说服他,加入变法图强的阵营中来。

    而且,我从来没见到一个人,如此能言善辩,可以一口气不停地演讲一个小时。

    后来,当我见识到康有为的高谈雄辩后,才发现,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两人天生就是一个出色的演讲者。

    也许,卓越的演讲能力,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必备技能。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