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朱棣走到御案后坐了下来。

    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他也没真的打算给杨轩找活儿。

    这两年,杨轩的付出,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这么,无非就是有些吃醋而已。

    毕竟,大孙子对杨轩这个师叔祖,比对自己这个爷爷还亲。

    搁谁谁不吃醋啊!

    杨轩也看出了朱棣的心思,只觉有些好笑。

    堂堂一个皇帝,竟然……唉~

    朱瞻基亲近他,这是他的问题吗?

    要,朱棣还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他不喜欢大儿子,所以好大儿就经常去自己那儿做客,还带着朱瞻基。

    这一来二去的,他就和朱瞻基熟悉了起来,也亲近了起来。

    看着坐在一旁玩闹的一大一两人,朱棣心里翻了个白眼。

    随后轻咳一声,认真道:“靖难之役结束两年了,还没有进行封赏。”

    “已经不能拖了,我打算过几,就对他们进行封赏。”

    他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老朱建国后,直到洪武三年才开始封赏功臣。

    不好封啊!

    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功劳很大,怎么着也能是个侯爵,结果你给他封了个伯爵。

    这心里能舒服嘛!

    正所谓不患寡而不均。

    “封呗!”杨轩随口道,心思并不在这上面,继续逗着朱瞻基。

    “封什么,怎么封,难啊!”朱棣叹了口气。

    “你就不能给个建议?”他又没好气的看着杨轩道。

    “他们都是你的老部下,你最了解,问我也是白搭。”杨轩有些无语。

    “行吧,就知道你靠不住。”

    杨轩:……

    “去鸡鸣寺,听听老和尚怎么。”朱棣道。

    对此,杨轩没什么意见。

    去散散心也好。

    就这样,两人带着朱瞻基出了宫。

    将近一个时辰后,来到了鸡鸣寺。

    和朱棣从马车上下来,看着前方的寺庙,杨轩有些感慨。

    在后世,这里可是金陵有名的景点。

    只可惜,那个时候只在网上看到过。

    锦衣卫在前开路,排除危险,然后朱棣才会进入鸡鸣寺。

    是的,锦衣卫已经被朱棣恢复了。

    他吸取了洪武朝锦衣卫权力过大的教训,对其进行了改革。

    将其分为了南北镇抚司。

    其中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内部的军纪刑罚、军匠档案管理等,管的是自己人。

    北镇抚司,负责侦缉刑事,“专理诏狱”(皇帝钦定的案件),且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

    主要管外面的人。

    一行人进入鸡鸣寺之中,里面的僧侣都被锦衣卫赶到了后面待着。

    朱棣熟门熟路的来到了老和尚道衍住的地方。

    对于道衍这个名字,杨轩并没有听过,他只听过黑衣宰相姚广孝(这个名字传播比较广)。

    只是后来听朱棣道衍这个老和尚是靖难之役的总策划人,这才让他刮目相看。

    后来仔细调查了一下其过往,也是让杨轩有些感慨,也怀疑这老和尚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

    出身医药世家(姚家),十四岁出家为僧,但他不干僧人该干的事,而是拜道士为师。

    专修阴阳术数之学。

    阴阳术数之学来源悠久,内容庞杂,算卦、占卜、文、权谋机断等都包含在内。

    据刘伯温就会这些。

    从其所学就能看出,其人野心不。

    只可惜,他学的这些东西,科举不考啊!

    而且他学成的时候,老朱已经平定下了。

    他想发挥自己的才华,根本就没有机会。

    思来想去,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

    只有造反,才能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东西没有白学。

    于是,他遇到了朱棣。

    十几年如一日撺掇他造反。

    直到他六十多岁,靖难之役爆发,一身所学才有了用武之处。

    总体来,这是一个为了造反而造反的人。

    是个奇人。

    杨轩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关系算不上多好,但也不差。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还送了自己一份礼物。

    而这份礼物对杨轩的作用很大很大。

    那是一个秘方,能配制出改变皮肤状态的药水。

    对普通人来,用一次,就能让改变后的皮肤状态保持半个月左右,但杨轩必须用才可以。

    不然没两,他就恢复过来了。

    这个秘方,也补上了杨轩最大的短板,能让他和正常人一样“变老”。

    在知道秘方的作用之后,杨轩不止一次的怀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两广总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两广总督并收藏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