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告示洋洋洒洒好大一篇。

    大意是前日分马堂里的强盗沈氏父子带着十八个大头目,三十六个头目,八百喽啰,到县城打劫。

    全仗着本县新任知县马老爷神机妙算、指挥有方,县丞、县尉恪尽职守、身先士卒,诸班头、衙役弓马娴熟、奋勇争先,才保得合境平安,杀得山贼一败涂地,落荒而逃。

    黄若见“马老实”夸夸其谈,无中生有地自居其功,心想:“他名叫老实,却好不老实。

    岂知这马公皆可,名“老实”,虽一日官儿也没当过,却深明为官之道。

    他到得县衙,径入后衙,公人们识得他是大老爷的师爷,也不来阻拦。

    “马老实”换上官服,描上眉毛,将县丞、班头等人聚到一处,升堂入座,板着一张脸,讲明了自己才是正牌“县太爷”,前一番遣了个替身前来,为的是方便自己下查民情、微服私访。

    胡编了一通,县丞等人听得云山雾罩,心中虽有疑惑,但见他有告身在手,样貌同其上的描述亦颇相符,只是两道眉毛假了些,便也低眉顺眼地认了他当老爷。

    “马老实”先是责骂属下办事不力,以至境内冤案频生,匪徒作乱,得众人心中惴惴,生怕大老爷一怒之下,加给自己个罪名,丢了饭碗不,没准更要蹲几年班房。

    他摆足了架子,又好言抚慰几句,写下这张安民告示。寥寥数笔,倒将一件惨事变作好大一桩功劳。

    俗话 “花花轿子人抬人”,这一下上至县丞、下至一众衙役捕快,人人有功,便是昨日丧命的县尉、班头等人,也都得了个忠勇殉职的名头,家属少不了抚恤。

    众人只乐得合不拢嘴,都觉得这新相公精明能干,自己跟了他定然前途无量,又有哪个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此事连同已查明的任氏命案,一级一级地呈报上去。每一级官员皆在功劳册上委婉添上自己的名字。或自己识人善任,或自己统筹有方,又将来犯的盗匪夸大了数倍。

    待得由台谏官传到了徽宗的龙案之上,已是八寨联营、上万贼众之数。

    满朝文武皆道,马公皆可,文武皆可:

    审案辨冤,恰似狄文惠之明,斩将夺帅,颇有张翼德之猛,实乃难求的栋梁之才。

    自此马公子一路官运亨通,那自也不消了。

    ——————

    黄、米二人买了一大口袋干粮,足够十五六日之用,又将二两银子,买了匹光背驴子,黄若侧身坐着,出了城门。

    那驴子脾气甚倔,但凡路边有苜蓿草,便要去啃两口才接着走,若不依着它,四条腿便似钉在地上一般,一步也不肯迈。

    米入斗牵着缰绳,一路上没少同它较劲。黄若道:“这驴子倒没之前那头听话。”

    米入斗道:“之前哪一头?”黄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城廓外人烟渐稀,行得十数里,便只见乱石长草,颇为荒凉。

    行到高处,望见一座丘后露出一角飞檐。赶着驴子行了过去,见是一座寺院,木门青漆斑驳,墙上爬满藤蔓。

    推门而入。那寺院甚,只一重院落。

    院中一间殿,殿上灰尘厚覆,殿门也少了一扇,一眼望得到底,显然荒废已久。

    殿里一尊弥勒佛泥塑倒是修得极大,约有一丈高矮。

    黄若道:“这地方倒是不错,我就在这儿练功疗伤吧。”

    米入斗道:“好,你在殿里练功,我在外面守着,不让别人打扰你。”

    他知道疗伤之时,只消稍受外来侵扰,内息便会走火入岔,最是凶险不过。

    黄若问道:“要是你师兄来捉我,你拦不拦?”

    米入斗道:“他又不知道你在这儿。”

    黄若道:“若是他偏偏寻过来了呢?”

    米入斗想了想,道:“我师兄和你有些误会,其实他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劝他和你化敌为友。”

    黄若道:“哼,我才不稀罕和他当朋友。”

    又追问道:“若他不听你劝,硬要闯进来捉我,你拦不拦?”

    米入斗粗声粗气道:“那……大家便算是撕破了脸,我一定拦住他。”

    黄若道:“你也不用和他撕破脸皮,你师兄武功那么好,你又怎么拦得住他。”

    米入斗涨红了脸,大声道:“他要想捉你,除……除非我死了。”

    黄若心中一暖,双颊被他这句滚烫的言语扰起两抹红云,急忙在佛像前盘坐下来,垂下眼帘不敢去瞧他。

    过了好一会儿,又忍不住向殿外悄悄一瞥,见米入斗脊背堵在门口,心中登时一片安宁。

    她闭目静心,运气疗伤。从酉时直练到戌时,却毫无用处。

    叹了口气,睁眼一瞧,殿中早已一片昏黑,腹中饥渴难忍。

    走到殿外,米入斗早备好了清水干粮,烤了一只野兔。二人草草果腹,分睡在大殿两侧。

    一连数日,黄若运功疗伤,进展微乎其微。这日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破城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赵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铁并收藏破城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