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的第一,赵会彬和孙桂芳一进屋就坐不住。

    俩人先是在屋子里到处转,四下看,恨不得每个墙缝都扒开瞅两眼。

    在仔仔细细从里到外地看完一遍后,赵会彬点头道:“这楼房买得不错。听你是师兄帮的忙,回头得好好谢谢人家。”

    孙桂芳试过了开关、热水器和水龙头后,忙不迭地点头,“没错,等家里收拾完毕,我做一桌子菜,请你两位师兄到家里吃饭。”

    赵咏薇应下。

    “爸,妈,你们累不累?需不需要睡一会儿?”

    “不用,我和你爸昨晚在火车上没少睡。”

    “那咱们去学校和我宿舍里转一转,在学校食堂吃饭,回来时顺路去城乡仓储超市买些急用的生活用品。”赵咏薇建议道。

    赵会彬和孙桂芳立即点头,好。

    赵会彬去年送她来学校走得匆忙,根本没时间参观校园。

    夫妻二人,在赵咏薇的带领下,把人大校园从西到东走马观花逛了一遍。

    “太热,今先简单看一眼,以后有的是时间。”

    人大校园虽,但从西到东走一遍也要二十多分钟。

    孙桂芳不停地四下里张望,“大学校园就是好看,到处都栽的树,比你们高中的学校强多了。”

    那哪儿有可比性?花池高中,直到他们毕业,还是土操场呢。

    “东区食堂没开门,咱们回西区食堂吃吧,吃完正好去超市,然后回家,都是一条路线上的。”

    三人又扭头往回走。

    边走,孙桂芳边感叹:“刚才路过的超市,我看里面的东西卖得比家里贵多了。一个牙刷竟然要5块,家里两块钱能买三把。”

    赵咏薇道:“学校里的超市,肯定比外面的要贵一些。一会儿我领你们去的城乡仓储大超市,物价比较亲民。”

    吃饭的时候,孙桂芳依旧感慨,饭菜太贵。

    “你平时就吃一两饭,打一个菜?”她看着赵咏薇餐盘惊诧问道。

    赵会彬也一动不动地盯着她看,“怪不得会瘦。”

    “我吃这些就能吃饱,打多了就浪费了。”

    无论她怎么解释,她爸妈一致认定她是舍不得花钱,才会每顿饭只吃那么少。

    “以后回家吃饭。”孙桂芳拍板做下决定。

    “好。”赵咏薇痛快答应。

    让他们来北京,也得让他们有点事情可做,要不然两个人太闲就容易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吃完饭后,出了西门,一家三口过街就进了城乡仓储。

    赵咏薇介绍:“我跟室友们经常来这里买东西,这个超市规模大,卖的东西比学校里便宜很多。”

    孙桂芳和赵会彬转来转去,还是觉得东西太贵。

    赵咏薇劝道:“你们不能总跟家里的物价去比,那样的话,在北京没法生活了。”

    最后,她指挥两人,把家里要急用的炒材锅买了一口,洗材盆买了两个,夏凉被和枕头各两个。

    至于碗筷、床单和洗漱用品,他们从家里背过来了。

    如果不是夏凉被和枕头太占地方,他们还要带家里的过来。

    又买了十斤大米、十斤白面、一桶豆桶、酱油、食醋、味精等等。

    三人满载而归。

    路过区门口的报刊亭时,赵会彬停下脚步,放下手中的米和面,花两块钱买了一份北京地图。

    地图折叠成长条形状,裤兜里塞不进去,他不想折了,所以就挟在腋下。

    见赵咏薇看过来,他解释道:“明开始,我和你妈开始从周边逛起,有霖图就走不丢了。”

    “我可以陪你们几。”

    赵会彬和孙桂芳齐齐摇头,“你忙自己的事吧,不用管我们。”

    孙桂芳道:“不用担心,我和你爸早商量好了,就在周边转悠,上午和晚饭后,这两个时间段出门,正好不耽误你过来吃午饭和晚饭。”

    见两人兴致高涨,赵咏薇没扫他们的兴。

    “那你们得注意防晒,还有带着水出门,北京又干又热,在外面时间长了容易中暑。”

    两人听了觉得好笑,“那是你们学生,细皮嫩肉的,受不了。你忘了,我和你爸以前大夏炸虾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了。外面气温本来就37、8度,炸虾棚里几个锅台同时烧火,一待就是几个时,比现在热多了。”

    两人话语里只有笑意,没有对往日辛苦工作的报怨。

    赵咏薇鼻子有些发堵,她深呼吸两下,把喉咙里的酸涩咽了回去。

    “明我再陪你们一吧。咱们明去西单,给你们买几身衣裳。”

    赵会彬还想继续摇头,不料被孙桂芳拦了下来。其他的地方可以节省,但穿在外面的衣服不能省。

    不过,她还是有些不放心,确认地问道:“那地方不贵吧?”

    “不贵,西单有很多卖平价衣服的地儿。”

    “那好,你明带着我和你爸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返2003拆迁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墨无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无衣并收藏重返2003拆迁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