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血海深仇,赵高一日不敢忘!

    他于隐宫之中二十载,每一日都在诅咒始皇帝,诅咒大秦。

    一朝被自己父亲以命换命的方式换了出来,便誓言绝秦!

    然而始皇帝之威权如同皇皇之日,纵使是赵高亦不敢直视其光芒,每日里所等的,便是始皇帝死!

    今日,他终于要死了!

    而且,死于他曾笃信的方士之手!

    虽然心中快意,赵高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他再度垂目谦卑地开口:“启奏始皇帝,琅琊多日豪雨,琅琊台有多处坍塌,山道泥泞难行。”

    “而卫尉军军士皆为三层重甲,又有兵车,或因此迁延,亦是平常。”

    “仅仅只是因为豪雨至山道难行吗?”始皇帝的声音幽幽,听不出悲喜。

    他继续开口:“吾听闻,琅琊台突然起雾,一丈便不可视物,甚为罕异。少子胡亥在琅琊台上迷途,而后又遇天有二日之像。”

    “而此时,琅琊台上正天降冰雹,其大如鸡子。令高,斩个妖邪而已,怎生又是天有二日,又是天降冰雹?”他低头俯视着赵高,声音幽然。

    赵高淡然一笑,他勇敢地迎上始皇帝的目光:“启奏始皇帝,琅琊台上那条妖邪为恶蛟,恶蛟可行云,且可布蜃景!”

    “蜃景?”始皇帝微微一愣。

    “正是蜃景!臣与廷尉同在琅琊山侧,距离琅琊台不过二里。”

    赵高平静地开口:“若是天象,如何少子胡亥得见,吾等近在咫尺却不曾见之?”

    “且,此处距离琅琊台不过数里,若真天有二日,此处亦当可见!”

    “出去看看!”始皇帝将死,多疑到了极致。他随手一挥,一名内侍立刻钻出帐外,去查看天象。

    目送着内侍离开,始皇帝这才转过头来,重新看向赵高。

    “蜃景之言,尚且说得过去。然而,天降冰雹又如何?”

    始皇帝毫不掩饰自己对赵高的多疑,现在还诘问赵高,赵高却依旧淡然。

    始皇帝并不是傻子,他自然能够看出赵高为了胡亥继位不遗余力。尽管有些话是李斯向始皇帝进言的,但是始作俑者当然是赵高。

    对此,赵高同样早有准备。

    他淡然地开口:“琅琊台落下冰雹之时,臣当时亦极为讶异。”

    “幸而廷尉斯为臣解惑。廷尉斯师从大贤荀子,其师曾言,大洋有海气,而陆地有地气!”

    “地气与海气相交,便有豪雨,乃至龙吸水,冰雹等诸多天象!”

    他意味深长地继续开口:“便如琅琊台数日之前的豪雨,便与地气与海气相交极为相似!只是,此等异常天象大多是片刻即逝,不似那场大雨一般持久,臣猜测,或为琅琊久旱,地气过多所致!”

    始皇帝再次一怔,他转头看向李斯:“斯,可是如此?”

    李斯此时低着头,他偷偷看了赵高一眼,眼中满是苦涩。

    他确实跟赵高说过,自己的老师荀子曾经说过海气与地气相交的话,而且也断言过,琅琊台上的冰雹,就是地气与海气相交。

    然而,吾之师何曾说过琅琊台数日前的豪雨亦是地气交海气这样的话?

    没想到自己老师坟头草都一丈高了,还被赵高拉过来为他的话背书,并且平白无故让自己背了个锅,李斯心中说不出的恼火。

    然而此时此刻显然已经由不得他反对。他无奈地点点头:“启奏始皇帝,当是如此。”

    荀子乃是天下闻名的大贤,连荀子的弟子韩非子都被始皇帝推崇到极致,眼下赵高直接搬出荀子,始皇帝自然无话可说。

    他呆立片刻,慨然地发出一声长叹:“朕今日听闻天有二日,又听闻琅琊台五月冰雹,心中既怒且喜。”

    “然而,不曾想,却仅仅只是海气与地气相交。”

    他感慨地开口:“这世上,真的无有神仙乎?”

    李斯一震,而赵高眼中则是露出一丝笑意。

    他对始皇帝知之甚深,自然知道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王,虽然已经下令要斩尽天下方士,然而在其生命的尽头,却依然还在期盼着有神仙,能够让他长生下去。

    然而,这终究只是痴心妄想而已!

    “启奏始皇帝,”他表面忠谨,实则恶毒地正色开口,“世间之一切,皆有其法。纵使是偶有看似脱离天道者,亦是吾等凡俗,不知天之高深。”

    “便如此番琅琊台之冰雹,虽然罕异,终究只是地气与海气相交,不可持久,且仅限于琅琊台方圆七里之地!”

    “臣与廷尉一路行来,于途中不曾见冰雹,始皇帝于此处,亦不曾见冰雹。此即天之法,曰夏日无冰!”

    “夏日无冰霜乃是天之法,亦即天道。人无长生,则是人之法,同样是天道!”

    “而君位交替,乃是国之法,自然也是天道!”

    他端正下拜:“臣中车府令高,请始皇帝立少子胡亥为二世!”

    始皇帝目瞪口呆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雨中城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中城市并收藏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