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北,考工室。

    考工室隶属于九卿少府管辖,在各个郡县皆樱就类似于后世的工部,主要负责制器修器。考工室皆是寺匠,归官府统一管理。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

    宅邸内人来人往,无比忙碌。入眼大部分都是陶匠漆匠,他们按照面前的郎卫,捏出神态各异的人俑。待陶俑晒干后,还会有专门的漆匠上色。最后,还得派专人送至骊山皇陵。

    但在后面,则站着数位戴冠的匠吏。为首者留有络腮胡,头戴鹖冠。身着黑色锦衣,正打量着摆放在眼前的奇特木器。别看木器看起来很是破旧,却是皇帝东巡后带回来的宝物!

    青年名为章邯,为考工室令掌管数百位寺匠。年纪轻轻,便已爵至五大夫。他祖上也是阔绰过的,作为有氏有姓的膏粱子弟,章邯少年时便在学室担任弟子,学习律令。再往后还参与过伐楚之战,立下战功。

    他的父亲曾是匠吏,耳濡目染下章邯也懂不少百工之术。于是,他也就跟着成为了匠吏。因为资聪颖做事勤勉,三年时间就被提拔为考工室令。就这升职速度,在咸阳城内都很少见。

    只不过,章邯还是更喜欢在战场上的日子。他向往自己有朝一日能担任将军,率领千军万马为秦开疆辟土。闲暇之余,他也会翻阅兵书。有时喝了酒,还会与人讨论各种战事。章邯终究是秦人,而秦人尚武推崇军功制,很多人都对战事感兴趣。

    “平,这曲辕犁试的如何?”

    面前吏与章邯颇为神似。

    他便是章邯之弟,章平。

    面对众人围观,章平也不生怯。站在曲辕犁旁,侃侃道:“禀上令,此犁实属下吏生平所见之最。造型精巧,比关中耕犁轻便许多。耕地前可调节深浅,选择深耕浅耕。若以田牛挽犁,日耕五亩都不费力。若要以人背犁,也能耕一亩有余。”

    “善!”

    章邯颔首赞许。

    既是测试,自然得挑差的地方。章平所耕乃是下田,肥力不足土地结块,还有着诸多杂草和碎石子。并且,他还选择了深耕。如此苛刻的条件,都能日耕五亩地。若是挑选上田,那得多少?

    还真是兴农利器!

    “此为耧车,能用以播种。”

    “最有用的当属这踏碓。”须发皆白的老者摸着踏碓上粗糙的纹路,感慨道:“此物造型简单,原理与桔槔类似。哪怕是不擅长匠活的普通黔首,都能轻松仿制。若是舂米,只需以脚踏之,便可省去舂米之苦。”

    “上吏所言极是,吾也觉得此物更好。这曲辕犁的确好用,可若想推广需废不少力气。有些贫困之地,如今都还在用耒(lei)耜(si)。至于耧车播种,此物也需田牛挽之。但以牛挽犁耕地的都不多,焉能用田牛挽耧播种?”

    章邯听着他们议论,默默记下。

    皇帝回咸阳后,便把这几样农器送来。令他亲自负责,仿制农器且于关中推校同时还要分析优缺点,届时还需撰写文书上呈。

    眼下看来,的确是踏碓更合适。

    曲辕犁是好用,耧车也不错。

    但是,耗费的成本可不。

    咸阳不缺钱,倒是无所谓。

    可别的地方呢?

    “上令,这些都是何人所想?”

    “听,是出自南郡?”

    “莫非有人贪功?”老者眉头紧蹙,低声道:“老夫听,先前就有人冒认他人功劳。这三样农器,皆是兴农利器,绝不可能是一人所能想出来的!”

    “还真就一个人……”

    章邯也是哭笑不得。

    他身为考工室令,知道不少消息。这三样农器其实早早就有,而且并非出自寺匠之手,乃是南郡某个啬夫所为。这人为了逃避受罚,便打着宗亲寺匠的旗号。只不过,此事因为某些原因被皇帝知晓。

    据皇帝并不准备罚他,还要赏赐于他。若是皇帝不准,自然是越官而功。可要是皇帝准许,那就叫惟上是从。这类事在秦廷也是屡见不鲜,比如中车府令赵高负责车驾乘舆,皇帝就安排他撰写了《爰历篇》,用作篆模范。

    “一己之力?”

    “此人竟有公输班之能?”

    “敢问上令,此人究竟是谁?”

    “安陆县,云梦乡啬夫黑夫!”

    “乡啬夫?”

    章平等匠吏皆是面露诧异。

    乡啬夫?!

    这不是抢他们的饭碗吗?

    按秦律,就得严惩啊!

    “具体如何,本令也不知晓。”章邯轻轻拂袖,继续道:“陛下此次东巡,收获颇丰。那黑夫虽无姓无氏起于微末,却有奇才。曲辕犁等农器,听都是道尔。”

    “道尔?”

    山羊胡老者差点没吐血,这点简直是欺人太甚。他七岁便为学徒,跟随秦国闻名的大匠学习。精通冶铁铸剑等技艺,为工足有五十余年。可像曲辕犁这样的兴农利器,他从未想道过。

    结果,竟会被评价为道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公子玄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玄鸟并收藏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