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吞下了一口猪肉说道“畅之,你吃饱饭后就去替子奂他们回来吃饭,同时继续命令四国联军,让他们进城搜索幸存者,将其斩尽杀绝,然后再过来吃饭!”

    之后四国联军进入了咸兴城中,城中遍地是烧焦的尸首,随处可见的残岩断壁,几乎没有一处房屋的完全,时常还能听见惨痛的呻吟声。

    四国士卒开始搜寻幸存者,当然是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之后便有沃沮人,从水井或水沟中揪出,四国士兵二话不说就将活口地正法。

    正当四国联军处理完毕,正要返回营地吃饭时,东边的海面上出现了三艘巨舰,正是水营都关羽与军司马黄需、杨凤,他们驾驶着两艘乐浪号及一艘大型运输船,终于赶来,可惜没能参加此役。

    关羽见到赵云后,就不想再北上清津,本来运输船与乐浪号上就装着物资,是用来与东岁人交换木柴的物资。

    关羽留下了五百名陌刀兵,就让军司马黄需与杨凤,驾船北上去交易物资,自己则是非要参加后面的战斗,赵云见关羽如此坚持,也就同意他留下来,并调郑善与安齐所部归关羽指挥。

    当天下午三韩联军,再次进入咸兴城,将尸首收集到一起,再次点火焚烧,避免战后发生瘟疫。

    随后赵云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动作,杨凤与黄需北上后,东岁王便会得充足的物资,赵云也给他带去了命令,命令东岁王立刻整兵一万,随时准备听命令南下。

    军帐之内赵云说道“而今咱有两个选择,一则西进攻打江界活捉沃沮王,二则北上与东岁王夹攻惠山,诸位就各抒己见,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参谋尹默率先说道“回禀主公,卑职以为应该退回乐浪郡,派人与沃沮王谈判。咸兴城虽毁,但其地广茂肥沃,且不可放弃,来年重新筑城,迁入汉民当为我乐浪县治。同时沃沮人必须退至咸镜山以西,以东地区由清津与咸兴分治,并且要求沃沮向大汉称臣!”

    不得不承认尹默的政治眼光不凡,这个方案收益不小,使东岁与乐浪连成一片,又大汉增收一个属国。

    其实安东佂伐沃沮欠缺法理,若是公孙度要追究,沃沮之地皆为玄菟所属,赵云就有越权之嫌。

    若是赵云为大汉收一属国,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功之下公孙度的上奏将会被无视,咸兴入乐浪治下也有了法理。

    赵云听后沉思了一阵说道“尹参军之策,也是我军的另一条道路,先放一旁暂且保留,其他人继续发言!”

    关羽随后起身说道“主公,我建议直袭江界,生擒沃沮王,送至洛阳由皇帝陛下处置!”

    将敌国国王生擒送押入京,也是一个巨大的功劳,甚至会震惊大汉上下,但是安东军拿下江界后,与高句丽的边界将延长,双方的接触面会更广,产生摩擦将无法避免,甚至会激怒高句丽。

    高顺则是说道“主公,我以为应该北上夹击惠山,威摄沃沮王,同时保留沃沮国,命其向大汉称臣纳贡,也能给高句丽留下一些颜面,沃沮王也就成了我们与高句丽的缓冲!”

    聂辽也说道“我以为应当先礼后兵,派人与沃沮王谈判,若是不成再北上攻击惠山,迫使沃沮称臣纳贡!”

    赵云听罢满意的点头说道“诸位能大胆发言我很高兴,眼下即将入冬,雨雪天气对于我军作战极为不利。当然我们是实力灭掉沃沮国的,但是从此将与高句丽正面相抗,以今日的仇恨程度,沃沮人定不会向我们投诚,派人谈判必然是图劳。”

    赵云又扫视了一圈众人后说道“我大汉乃是礼仪之邦,先礼后兵也是必不可少,但也不用派人谈判。尹参军与张参军立刻去起草一份劝降书信,高览都尉马上去抓一位沃沮千加或者是百加,由他将书信送往江界。再起一份奏书,上奏皇帝陛下,言明沃沮人的罪行。随后咱们后日拨营北上,与东岁王夹击惠山,拿下惠山后,无论沃沮王降不降,将惠山交由东岁王镇守,咱们便后撤分界山,来年再派人来重筑咸兴城!”

    经过沉思熟虑后,赵云打消了灭亡沃沮的计划,不得不承认众人的表言,皆起到了作用。

    江界城绝对是高句丽人的底线,速战速决才是王道,万一高句丽人派兵来援,那安东军将深陷战争泥潭。

    十月二十二日,三韩联军五千人马仍为先锋前阵,关羽率领郑善与安齐等三千四百多兵力监视其后,赵云与高顺、聂辽两营八千人为汉军主力,高览则是率先登营往江界方向而去,将抓一名沃沮贵族来当信使,随后也会北上与赵云等主力汇合。

    三天后高览率部在长津湖西南岸,袭击了沃沮人的一处部落,并且活捉了一名贵族百加,将劝降信交给了他,至于这货会不会去江界送信,那也只能由他去了。

    十月二十八,安东军兵临惠山城下,惠山城坐落于鸭绿江东岸,城墙高厚与咸兴一样,但他拥有护城河,西护城河便是鸭绿江,东西北三面的护城河,也是引入了鸭绿江水。

    只可惜鸭绿江的下在公孙度的手上,否则安东水营战舰便可逆流而上,攻击惠山与江界,甚至是高句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见龙定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神哥废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神哥废柴并收藏见龙定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