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就有很多问题了。

    只要在农村待过的人就会知道,这水田啊,一过水它并不是一天就能过完的。

    是需要时间,种水稻就那么几天时间,如果过了水稻种植的时间,怎么种。

    有些水田还会因为水里的龙虾或者黄鳝之类的害虫存在,从这里传到另一个田里。

    这可是害虫啊,打洞漏水,经常补,但是你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一直守着田里啊。

    所以很多人不愿意。

    还有就是有些大队的田还养了鱼,就是为了秋收的时候,能够有点额外收入,这一过水,鱼全跑了,算谁的。

    才种下去的稻子,很有可能因为过水的原因,让本来就没有扎根的水稻给浮起来,自己还得重新种第二遍。

    那不是耽误事情吗?

    这就是很多种水稻的地方,会有吃咸鸭蛋的风俗,就是因为在差不多端午节前后的这个时间,大家会种大秧子,就是水稻种植的最后一次,种完之后,就等着打谷子了。

    种大秧子的时候,那几天都会吃咸鸭蛋,因为煮熟的咸鸭蛋,会沉下去,不会漂浮在水里,它的寓意就是沉下去的意思,不让种下去的水稻给漂浮起来。

    虽然只是一个风俗,但是大家都有这种期盼,让谷子种好,收获更好。

    保留了这么几十年了,现在在农村也没有了这个风俗,如果随着这么一代人的离去,这个风俗也将彻底被遗忘了。

    “这不是因为挨着这条河的6大队不给我们过水,这边天干根本没有水,之前找了好多次打井的人过来,打了三口大井,可惜依然不够用,只能用于喝水,煮饭用。”

    “那你们就没有想过跟他们生产队沟通一下,过下水,还是可以的。”

    其实过水,还是大部分生产队都愿意的,不过很多时候,多半出过不好的误会,导致别的大队不愿意了。

    之前老黄就遇到过,之前5大队去找13大队的王队长商量过下水,本来事情发展的好好的,结果就在过水的最后,有人忘了关缺口,导致整个13大队田里没水了。

    当时把老王气惨了,随后又组织大家去河里打水过来,这一弄就是三天,耽误了不少事情。

    随后,只要5大队的人过来过水,都不行。

    这件事情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好在这些年华兴公社雨水还算充沛,5大队的人也学聪明了,在队里搞了两个池塘用于储水。

    这样倒是缓解了用水的问题,只要不是遇到大干旱,就不成问题。

    所以现在很多大队都有些不愿意让其他大队过水了,这里面除了有大队的意愿,还有一部分就是个人原因。

    比如两个生产队的人不和谐,或者私下有恩怨的,也会影响的。

    而且这些事情,一旦公社的领导没有处理好,反而会引发很多更为严重的问题,老黄以前在卫生院的时候。

    只要到了这种种水稻的时间,就会接到好几起这种因为过水问题,导致两个大队人打架,最终住院的。

    虽然最后都是老院长出面解决,不过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

    后来,倒是有人想出了办法,修排水沟。

    甚至有些大队在两山之间都架起了水沟,你现在都还可能在西南农村里,看到这种排水沟。

    不过现在是彻底不用了,不过在那个时候,确实非常有用的。

    “你们看着这一片地,长势很好,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它并不是完全属于我们大队的,只有挨着那边有那么一小块地,你看,就是那片。”

    只有老黄和老许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了过去。

    这黑灯瞎火的,看得清个锤子。

    不过听许大爷这么一说,他也知道,可能就几亩地不到吧,这一个大队近千人,那收的粮食可能交公粮都不够。

    “那你们每年还交公粮不呢?”

    “交啊,怎么不交?”

    小可郁闷地说道。

    “那你们就没有去找过公社,让他们免了你们的交税。”

    “那没有去找过,找了,还是没有办法,上面的任务要完成,我们只能交了,不然我们还能种地?”

    许大爷回答道。

    “那你们的粮食不够吃,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吗?”

    老许也问道。

    不过还不等许大爷回话,老万走了过来,拉着许建国说道:

    “走了,还不走,就只能在这里过夜了。”

    “你干嘛?我许叔说要我帮下忙,人家都帮了我们,我们还没有听完呢?”

    许建国打开老万拉他的手。

    老万一听,倒是没有继续拉他,而是说道:

    “让你帮他们的忙?你能行吗?你几斤几两自己不知道啊?”

    老万的想法还是先走了再说,这路上的事情,说不准的,说不定就是一个坑,自己跳进去了还不知道呢?

    从老万的角度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70年代医生下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虎宝宝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虎宝宝儿并收藏70年代医生下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