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数队士卒远远来到邯郸城下,一人举高盾掩护,一人举弓向邯郸城内射箭。

    城上赵军紧张地看着这些士卒的奇怪举动。心中十分纳闷:说他们是攻城的吧,只有几十个人;说他们是侦察的吧,却敢明目张胆地向城头射箭。

    城头赵军以密集箭雨还击,城下联军只是龟缩在高盾后面不动,然后趁机又向城上射上几箭。

    一名士卒向赵军卒长汇报:“箭上有东西!”

    卒长一把扯下钉在城楼木头柱子上的箭支,只前箭杆之上绑着一封帛书,上面写了满了密密匝匝的字。卒长也不认字,赶忙将帛书逐级上交。

    城头赵军一看,哦,这是来发射书信的,不是攻城的。遂放松了警惕,也不再还击。

    城下联军士兵也知趣地将箭射向高空,任由箭矢划过一条弯弯的抛物线,最后一点杀伤力也没有地落在城内、城头。

    将军荀欣接到了层层上交来的帛书,展开一看,不外乎怒斥赵章无德、呼吁赵军反正、许以高爵厚赏云云。

    荀欣不屑地随手将帛书扔在一边,这太小儿科了!

    几句空话就能动摇军心?赵朝怎么这么幼稚!

    你许的愿都是建立在进入邯郸的基础上的,进不了邯郸,你赵朝就是条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封官许愿?!

    若说你想蛊惑人心吧,你不知道邯郸城内有几个识字之人吗?大部分士兵和黔首都不认字,你这是秀自己的书法作品呢?

    面对仍在候命的属下,荀欣大手一挥:“别理他!好好守城。”

    当相国徐越得到城外射入帛书的信息时,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徐赵将几件帛书铺在几案之上,命下人挑亮了油灯,仔细观看。

    确实是非常传统的劝降书,内容也非常老套,丝毫没有新意。

    就这?

    徐越还是不相信,他下令,让士卒收集更多的帛书来,仔细研究一下。

    时近三更时分,满天星斗笼罩着紧张的邯郸城,城头和街巷不时走过举着火把的士兵。

    徐越将收集到的上百份帛书反反复复看了个遍,仍不解其中意思。

    或许这只是一封普普通通的劝降信而已,是自己多虑了。

    徐越和衣躺下,意图小憩一会儿。自从邯郸被围以来,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徐越打了几个反复,横竖睡不着,于是爬起来,拿着帛书仔细看了半夜,忽然间他从帛书中看出字来,满篇都写着四个字‘放火烧粮’!

    战国时期的文字列国各异,但三晋的文字却是相同的。然而此书中却出现了几种明显不同于三晋文字的写法。

    将这几个不同的字单独列出来,又会发现这些字的某个偏旁或部首特别大,整个字看上去不成比例,非常不协调。

    再将比较大的部首挑出来,反复组合,终于形成了四个大字:放火烧粮!

    徐越一个激灵,一骨碌从卧席上爬起来,鞋都顾不得穿,就开门大喊道:“备车!备车!速去粮仓。”

    声嘶力竭的声音在相府上空回响,惊起了树上夜宿鸟儿扑拉拉地飞走一片。

    值夜的甲士连忙安排车辆,迅速组队护送相国前往粮仓。

    邯郸城中三处大的粮仓,作为国家新都,徐越早早安排了粮秣的存储,这三个大粮仓足足够城中数万人三年之食,其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作为一国之相,徐越深深明白,粮食可是这个国家的命根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甚至于后世科技文明发达到一定程度,粮食安全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守护东大仓的军士见到相国夤夜来访,连忙上前见礼:“参见相国,缘何深夜至此?”

    徐越跳下马车,紧张地问道:“今夜可有异常?”

    军士答道:“禀相国,未见异常。”

    徐越左右望了望,下令道:“传令,增加一倍人手守护粮仓,有无令擅自靠近者,杀无赦!”

    军士心中纳闷,但还是高声应道:“诺!”并立即传令下去,加派粮仓守卫人手。

    徐越连夜巡视了三处大型粮仓,均未发现异常,并且严令加强粮仓守卫,方才回转相府,此时天光已经大亮。

    刚一回府,太傅牛畜就来登门来访。

    牛畜见徐越一脸倦态,满眼血丝,就知道他又熬了一个通宵,遂道:“相国忙于国事,也要注意身体呀!”

    徐越来不及与牛畜寒暄,连忙将老太傅拉到案前,将昨夜发现一一向牛畜展示。

    牛畜仔细观摩之后,也是大吃一惊:“相国,看来城中还有赵朝之细作,不得不防啊!”

    徐越道:“且请将军过府,一起商议对策。”

    牛畜道:“不不不,你我同去城头,同荀将军共议此事。”

    邯郸南门,荀欣亲自跳到了离地三尺多深的瓦瓮之中,伏身检查瓦瓮是否安放牢固。

    军卒上前禀报道:“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封少水并收藏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