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侯的宝贝女儿——嘉明公主病了。

    魏侯的两个女儿,分别封做景福公主、嘉明公主。

    景福公主配与相国公叔痤为妻,是权倾一时的相国夫人。

    嘉明公主年方十五,尚在魏侯膝下承欢。

    每当魏侯被国事所扰,回到宫中,心中郁结,嘉明公主一番撒娇、嬉闹,都能让魏侯的烦恼一扫而光,是典型的小棉袄、解忧草!

    嘉明公主还是一位小才女,从小饱读诗书,颇有文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既出生在国君之家,又具有旷世才情,所以嘉明公主不免自视甚高,外表高傲,内心孤独。

    嘉明公主病倒有一段时间了,魏侯派出宫中医官、巫祝,既延医问药,又求神问卜。但嘉明公主的病来得奇怪,病得沉重,一时医、巫双方均束手无策。

    眼见小妹病情严重,相国夫人、景福公主心急火燎地进宫探望。

    当他走进草药味浓郁的公主寝室,只见嘉明公主云鬓松散、朱颜失色、身形消瘦、睡意沉沉。

    景福公主轻声唤道:“小妹、小妹……”

    嘉明公主眉头紧蹙,嘴唇微翕,似有话要说,但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景福公主心疼得直掉眼泪,前些天这丫头还过府探望,姐妹好一阵私聊,怎么说病就病,病得这么厉害。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嘉明公主在昏迷之中突然断断续续地念出一句诗来。

    景福公主一愣,自己这个小妹颇有才情,经常吟诗作画,对诗三百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自己作一些诗歌,但刚才这一句……怎么像是……端氏君的《短歌行》?

    景福公主把头低下,靠近嘉明的嘴边,这下听清了,嘉明公主昏迷之中仍在吟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景福公主彻底愣住了,这不是端氏君的《短歌行》是什么?小妹大病在身,仍然对此诗念念不忘,这是何等上心,又是何等深情啊!

    景福愣了半晌之后,又急步走到小妹的书案之前,在一堆杂乱的锦帛和竹简中乱翻一气,然后抽出一幅绢画,呆呆地看着上面,赫然是娟秀的笔迹书写的《短歌行》。

    ……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

    再看下面,画着一株桂树、一轮明月,一个孤独站立的女子,最后下面写着两句小诗:

    “江山俱入酒,

    嘉树独不明。”

    这两句之中,既有俱酒之名,更有嘉明之名,这这这……景福公主顿时明白了,小妹这是患得单相思的病啊。

    相思病刚开始只是情绪上的抑郁状态,如果忧思郁结得不到缓解,往往会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特别是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相思病是真的会死人的。

    嘉明公主久居深宫,加之性格孤傲,没有与之深刻交流的人,抑抑成病就不难理解了。

    但景福公主不知道的是,嘉明公主的病不仅仅是单相思这么简单,引起这场大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自视甚高的嘉明公主,在读到流入宫中的端氏君俱酒的《短歌行》诗之后,惊为天人,自叹弗如。小女子正是怀春时节,一读再读这首诗中散发出的深厚的雄性荷尔蒙气息,不免春心摇曳,无法自拔。

    为此嘉明公主还专程到姐姐府上,旁敲侧击询问这位神奇的端氏君的相貌品行,言谈举止。姐姐景福公主只当是小妹好奇,不免又将相国公叔痤闲谈中的信息一一告知。

    什么勇救太子,什么智取襄城,什么空城退敌,什么相府对策,什么汾曲赋诗……

    嘉明公主甚至还借机与来往不多的魏缓哥哥闲扯了几句,进一步探听这位传奇端氏君的故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景福公主和魏缓的一番话本是猎奇之谈,素不知,这样一来,一位文可赋诗、武能率师的少年英雄形象在嘉明公主的心中逐渐成形,并且在少女的心中逐渐发酵,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一个怀春少女日夜倾慕的对象。

    就在嘉明公主陷入单相思无法自处之际,又一件事情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她精神恍惚,卧床不起,直至病情沉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那一日,嘉明公主看到君父书房灯火摇摇,以为君父又在为国家大事操劳,于是像往常一样,端了一杯参汤,意欲劝魏侯早些歇息,同时也与君父闲谈一番,解君父之忧,尽女儿之孝。

    守在书房外的寺人低声劝阻:“公主,君上和相国在商谈军国大事,君上吩咐,不许外人打扰。”

    嘉明刁蛮地哼了一声:“本公主算外人吗?”

    寺人不敢吭声,静静地退到一旁。再者说了,这位小公主深得君上宠爱,以往也发生过多次这样的事情,无一例外都被魏侯哈哈大笑着破格允许了,从未造成什么后果,下人们也未因此受到处罚,今天估计也是这样一种局面。

    可以说,嘉明公主几乎成了魏国宫中一个特例,唯一的特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封少水并收藏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