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酒被押送到天牢之内,住的单间,还带个小院,可以在小院中自由活动,暖铺热盖,好酒好肉,狱卒客客气气,没有任何刁难。这比在部队时关禁闭都舒服。

    俱酒将公子连这件事彻底抖开、摊平、放下,反而轻松了不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然后扯开被子,一头钻进去呼呼大睡起来,这几天事太多、太复杂、太费脑细胞了,得借机好好休息一下。

    夜半时分,忽然屋顶轻响,一个声音轻轻呼唤:“公子,公子……”不是聂政又能是谁?

    足足叫了半天俱酒才朦朦胧胧睁开眼睛,聂政心中暗自好笑,这位小公子好定力,都被人给关到天牢了,仍然睡得如此沉醉。

    俱酒侧耳听了听,知道是聂政,便打着哈欠道:“政兄,请回吧,某在此处休息几日,把欠下的觉好好补一补。”

    聂政在房顶道:“公子身陷囹圄,尚有心睡觉?不如属下救公子出去,趁夜远走高飞。”

    俱酒连声道:“NO!NO!NO……”

    聂政一脸懵圈,什么?漏?不把屋顶弄漏怎么和你说话?

    俱酒继续道:“某料魏侯不过是唬人之举,不出三日,定当放某出去,政兄且放宽心。”

    聂政一脸忧虑:“公子,不如政潜入狱中,日夜守护公子。”

    俱酒想想也有道理。他爬起来,点亮油灯,四处看了看,这间牢房家家徒四壁,就中间打了个地铺,实在没有藏身之所。

    他抬头对聂政道:“政兄多虑了,此间实在无处容身,政兄且回吧,料也无妨。”

    聂政哪肯放心,他顺着屋顶的窟窿扔下一把随身匕首:“公子,且留此防身。”

    俱酒拾起匕首,掂量掂量,塞到了被褥下面。

    聂政又道:“某每天夜间就在公子屋顶守护,天亮之后再回。”

    俱酒对聂政的忠心和细心大为感动,他坚持道:“政兄且回,肯定不会有事。魏侯若欲杀某,殿堂之上早已动手,何至今日?另外,某虽不才,有匕首护身,三、五、十人还能对付。”

    聂政还是不放心,踌躇半晌不欲离去。

    俱酒其实也有点小害怕,他想了想道:“这样吧,政兄和木兄及仲敖在天牢附近租一高阁之屋,三人轮流观测天牢。伯御带领马匹移驻安邑城外,以为接应。”

    “某若有不测,以举火为号,但见火起,木兄率领使团甲士四处鼓噪,政兄趁乱潜入天牢,救某出去。如此可好?”

    这个方案兼顾到了各方面的考虑,聂政听了颇为认同,当下应道:“属下听从公子安排。”

    俱酒摆摆手道:“我困欲眠兄且去,明日烤条羊腿来。”

    聂政一怔:“烤羊腿?属下遵命!”

    **********

    夜·魏宫。

    嘉明公主寝室。

    景福公主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嘉明,参汤一口一口吹温,米粥一勺一勺轻喂。绢丝轻绞,玉面细擦。乌发蔓绾,纤手紧握。

    慢慢地嘉明公主的眼中有了神采,苍白的嘴唇之上泛起血色,纤纤细指也开始活动起来。

    景福公主轻轻地读着端氏君的《疆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嘉明公主脸上呈现异样的色彩,这位性格敏感的小公主具有诗词的天赋,除了能熟读诗三百之外,还能自已创作诗歌,这在先秦时期是不多见的。

    诗三百(也就是我们后世所称的《诗经》)大部分是从民间搜集上来的,经过加工而成,只有少部分是由贵族所作。可见最初的诗歌都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

    周代有一种“采诗”制度。采诗官深入民间去收集民间歌谣。经过修订整理之后,谱曲演奏于天子。

    听姊姊读完,嘉明仍不解渴,抬起虚弱的手臂,捧起竹简,亲自读了一遍《疆场》。

    一种雄性荷尔蒙的气息在整首诗中左冲右突,疆场、弓箭、战马、敌酋等等各种意象在字里行间隐约显现。

    这和前两首诗的风格完全不同,嘉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诗怎么读也不像是同一个人所作,甚至不像是同一个年龄段所做。

    前四句像是军中作战的经验总结,又像是将军对临出征将士下达的作战要决。既富有哲理,又韵理顺畅,显示出强悍的战斗作风,坚定的战斗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正当嘉明陷入疆场征战的赳赳雄风和气势如虹之时,后四句诗风突然一转,提出了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明确提出了“以战止战,以战去战,以强兵制侵略”的军事战略主张。

    前四句昂首挺胸、血脉贲张、气势奔腾、波澜壮阔;后四句突然沉郁下来,思虑悠远、政论恢宏、既顾民生、更忧国计。

    先扬后抑、前辅后主,笔法老道,技法高超!

    一种忧国忧民的立意跃然简上,一面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封少水并收藏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