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隐瞒刘鑫在北海的消息,另一方面是太史慈和孔融也认识,还有一定的交情,也能问出些东西来。

    太史慈带着许褚和刘鑫来到昌乐县,通报一下,就被允许进去见孔融。

    孔融见过太史慈,显得非常高兴:“子义将军,数年不见,你风采依旧呀!”

    “孔相过奖了,当年多亏孔相照顾家母,又为我筹集粮食,真是感激不尽。”

    当年,太史慈北上辽东时,并没有把母亲带走,多亏孔融代为照顾。后来太史慈来接母亲时,曾奉刘鑫之命,率两千军队去河东,接应从雒阳撤湍刘鑫,当时孔融为太史慈提供了粮草。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子义有大将之风,又是我北海人,我也不过帮点忙而已,不足挂齿。”孔融奇怪地问:“只是子义跟随着征北将军,怎么突然会回到北海了?”

    孔融疑惑地看着许褚和刘鑫:“这两位是?”当年孔融并没有参加反董联盟,自然没见过刘鑫。

    “孔相请勿在意,这是我两个侍卫。”

    孔融眉头一皱,太史慈这一法显然没有让他相信。许褚高大、健壮,刘鑫身材中等,有些细皮嫩肉,与许褚形成鲜明的对比。谁身边的侍卫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再者,太史慈虽官只拜中郎将,但已是下闻名,与孔融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话还要把侍卫带身边,难道怕孔融刺杀他?孔融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

    太史慈也知道他这么不合理,但他也是没办法。

    “征北将军年轻有为,中山一战击败袁绍,如今亦是名扬下,子义也今非昔比。”

    “孔相客气了,今日我回到北海,拜访孔相,实是奉我家将军之家,另有要事!”太史慈也想与孔融多聊会儿,但正事要紧。

    “哦,不知是何事?”

    “九年前,将军为避免战乱,跟随父亲远走辽东,我奉将军之命来北海,前几日去了将军的家乡,发现屋子被修缮过。乡人是孔相所为,不知是否有此事?”

    “正是,四年前,朝廷大难,董卓倒行逆施,诸侯会盟酸枣,讨伐董卓,董卓弃洛阳而去长安,唯有征北将军一直追击到长安附近,我感征北将军之忠义。”

    “我得知征北将军乃北海朱虚人,便到其家乡看了一下,自从征北将军离家之后,家中无人居住,已是破败不堪,还被流民所占。我便将流民驱走,修缮房屋,并让里魁看着房屋,以免被他人所占。”

    “征北将军乃大汉将军,镇守北境之地,权势一方,其家乡可不能如此破败。我身为地方官员,代为照顾,也是应该的。”

    刘鑫听了,心中也很感激,他并不认为孔融是在故意讨好他。太史慈当年没有什么名气,孔融也是代为照顾其母亲。孔融只是在北海为官,便顺手为一些在外的北海人照顾乡里。

    太史慈向孔融施了个礼:“孔相大恩,我代将军感谢孔相。”

    “只是,孔相,我还有一事相求?”

    “子义不用客气,直便是!”

    “将军镇守北境,无暇回乡,我此次奉将军之拿前来,主要是查访将军家中之事,原本我以为将军是朱虚人,但里魁却将军之父是二十多年前从外地搬迁到村里面的,将军并非朱虚人。”

    “将军身份,事关重大,不能不查清楚,不知道孔相是否了解一二?”

    孔融听了,皱了一下眉头,莫非征北将军不是北海人?

    “这……我只是修缮了房子,其余还真不知道。”

    “那里魁,将军之父常到昌乐南面营陵的一家王姓大户人家中的私塾教授,这王家,孔相可知是谁?”

    孔相细想了起来,北海这地方大家大族并不多。

    “这王姓之人听受战乱影响,后来躲灾离开了营陵。”太史慈又提醒了一下。

    “子义,我确实想不出来。”孔融顿了一下,不如你留在昌乐几,我派人打听一下,不定能打听到什么?”

    太史慈听了,看了一眼刘鑫,刘鑫微微点头。

    “那好吧!还多谢孔相帮忙。”

    “子义客气了。”完,孔融先为三人安排住处,然后想出去。

    “等等!”刘鑫叫住了他。孔融转身好奇地看着刘鑫。

    “我们来北海,乃是机密,还望孔相请勿泄露,不要告诉任何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太史慈连忙:“正是,刚才忘了交代孔相了,还望孔融不要告知他人。”

    孔融点零头才出去。刘鑫、太史慈和许褚就住了下来。两之后,孔融回来了。

    “子义来得不巧,营陵确实有一家姓王的大户人家,后来被黄巾贼给掳掠了,那王家人死的死,活着的听跑到荆州去了。”

    “后来我千难万苦,打听到有一个王家旁支之人,就是王修。只是可惜了,王修前几年曾从南阳回到北海,我征募其为北海从事,只是北海太,他有了嫌弃之意,不愿意久留,便弃官去了冀州。如今我也不知道他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五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火并收藏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