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帝王有些沉不住气了。

    李让微微颔首,笑道:“快了,陛下不妨准备一下,这场戏,咱们还是亲自去陇右看才精彩。”

    “好,便依你所言,朕再去给崔氏和李氏添把火。”

    李世民重重点头,随即起身大步流星的出了房门。

    “陛下慢走!”

    李让并未起身相送,现在他可是残障人士。

    尽管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养,他其实已经生龙活虎。

    但是能不动弹的时候,就没必要去没事找事。

    反正李世民也不是一个拘泥于小节的帝王。

    待李世民走远之后,李让的表情便阴沉了下来。

    他的心情当然不是表面上看见的那样风轻云淡。

    事实上他很生气,非常的生气。

    尽管现在流传于大唐的谣言都是出自他手,让百姓们咒骂他也是他以身入局的一环。

    但他还是很生气。

    因为他本可以不用经历这一遭的。

    他本可以好好的在大牢里改造,改造完就能回太平村当他的咸鱼侯爷。

    但这些世家门阀非要跳出来找事。

    找事也就算了,偏偏还要找到他身上。

    原本这些咒骂声讨他是不用承受的,他自问来到大唐之后,他从未主动去得罪过任何人。

    但这些人却偏偏不愿意放过他。

    让他不得不以身入局,去为自己,为百姓讨一个公道。

    他当然生气,他也有理由生气。

    看着桌子上那张檄文,李让忍不住咒骂出声。

    骂了几句国粹之后,还是觉得不解气,干脆将檄文撕成碎片,扬得到处都是。

    “草(一种植物)”

    咒骂了几句之后,李让终于冷静下来,一屁股跌回软榻之上坐着。

    婉容很好的充当了工具人的角色,李让发泄过后,便一言不发的开始收拾残局。

    李让深吸几口气,强行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随后开始在脑海之中复盘每一个细节。

    这一次的计划是他主动提出来,由李世民去经手执行。

    许多人或许已经猜到这是李世民和李让的手笔,但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的计划,也猜不出具体的计划。

    那些负责散布谣言和推波助澜的人,也是李世民派出去的死士,一旦被人逮到就会自尽。

    尽管事情进行到现在这一步都很顺利,那些世家门阀也不可能猜到李世民和李让还有报纸这个秘密武器。

    但李让还是不敢大意。

    正如李世民忧心的那样,但凡哪个细节上出现一点疏忽,那他就真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再也无法翻身了。

    所以李让需要不断复盘,趁着现在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也好及时补救。

    真正说起来,李让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就是引导舆论来达成李让的目的。

    先放出谣言,将李让和李氏还有崔氏的关系宣扬得人尽皆知。

    并着重强调了一番李让杀害的娘舅出自崔氏。

    唯有如此,才能将天下百姓的目光聚焦在李让,李氏,和崔氏身上。

    当舆论发酵起来,让崔氏和李氏不得不为了家族的清名,站出来向全天下宣告舍弃李让的时候。

    李让便可以趁势向天下百姓道明他为何要杀害娘舅的真相。

    届时,世人都会知道,李让杀害娘舅才是真正的大义灭亲,他也并非背弃祖宗之人,而是被李氏和崔氏赶出家门的弃子。

    毕竟世人说他背弃祖宗可没有证据,完全是谣言在这么说。

    但李氏和崔氏与李让断绝关系的檄文却传得到处都是。

    时至今日,百姓们心中已经积攒了足够的怒气。

    只要真相大白那一天,百姓们对于李让的怒气就会转移到李氏和崔氏身上。

    因为舆论是不需要证据的。

    就像现在天下百姓咒骂李让一样。

    大多数百姓只是听信了谣言,便将李让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还是李让在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的情况下。

    若是让百姓知道这一次陇右水患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是陇西李氏造成的人祸。

    那他们的怒火一定会将李氏烧得连渣都不剩。

    尤其是陇右受了水患的几十万百姓,他们可是切切实实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得知真相前,百姓们对于这些世家门阀有多崇拜,得知真相后,他们的恨意就会有多深。

章节目录

初唐小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子率以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率以正并收藏初唐小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