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以八角桂皮香叶等大料压去腥臊之味,最后辅以蔗糖熬煮,如此,便能盖掉绝大部分味道。”

    猪肉在大唐是贱肉,之所以说猪肉是贱肉,是因为猪肉的味道吃起来很腥很臊。

    但那是大唐人养猪从来不阉割导致的,并不是大唐本土的猪种不行。

    贵人们有羊肉和鸡肉狗肉这等精肉吃,自然吃不惯猪肉这种又腥又臊的肉,沦为贱肉也就不稀奇了。

    而这一次李让之所以选择做红烧肉,除了红烧的方式能够盖掉绝大部分猪肉的腥臊味,也是存了推广猪肉的心思。

    对于大唐的百姓来说,猪是最容易饲养的家畜。

    但由于饲养方式不对,也没有合适的烹饪方式,猪肉始终卖不上价钱,这就导致养猪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李让选择在权贵之间推广猪肉,培养他们吃猪肉的习惯。

    这也算是他一个小小的尝试。

    如果能成功,百姓们就能多一条财路,如果不成功,他也没什么损失。

    当然,李让也是有私心的。

    早在他回到太平村的时候,就想过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但直接给他们钱或者带着他们做生意,那不现实。

    教育脱贫短时间内不会起到什么太大的效果。

    从农副产品下手,就成了李让的第一选择。

    而猪,则是庄户人家最容易饲养的牲畜。

    关中这地方不适合大规模养殖牛羊,养殖猪和鸡鸭却是没有问题。

    但鸡鸭虽然不愁销路,可数量少了也卖不了多少钱。

    而且这个时代各种疫病肆虐,也决定了这个时代不适合大规模饲养鸡鸭。

    猪就不一样了,皮实耐造,什么都吃,不仅好养活,还不用太牵扯精力。

    忙起来来不及喂养的时候,让小孩子赶出去山上吃点野菜也能长膘,实在是庄户人家赚到第一桶金的不二之选。

    盘算完心里的小九九,李让忽然觉得李世民今日的到来也不算一件坏事。

    至少他吃了猪肉。

    能够很好的在权贵之间起到一个推广效果。

    而且效果很明显。

    许多宾客原本对红烧肉这种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增的肉是很感兴趣的。

    只是一听李让说是猪肉,顿时就没了尝试的心思。

    但随着李世民的称赞声响彻正厅,许多人抱着好奇的心态也开始了尝试。

    李让的余光清楚的看见,许多人吃完第一口就停不下筷子了。

    “不错,好吃!”

    一旁的李道宗称赞了一声,旋即看向李让道:“李家小子,不介意本王派府上的厨子来你家学习一下吧?”

    李让微微一笑,拱手道:“小侄欢迎之至。”

    李道宗一开口,李世民也不甘落后,淡淡的吩咐道:“李小子,改日派你家厨娘去宫里教教御膳房那群废物。”

    连李世民都认证了李府的猪肉好吃,其他宾客自然也要凑个热闹,纷纷开口要将家中的厨子送来李府学习。

    几乎只是一瞬间,正厅里的气氛就热烈起来。

    李让大手一挥,趁势宣传道:“诸位叔伯若是想要派家中厨子前来学习的,尽可派来,小侄改日统一一下时间,让府中的厨娘统一进行培训。

    另外,小侄所在的太平村还掌握了一种能够使得饲养出来的猪肉没有腥臊之味,吃起来甚是可口的法子,也一并教给他们,诸位叔伯可以在自家庄子上尝试一下。”

    李让的话说得很大气,阉割饲养致使猪肉可口的方式白送。

    但以在场这些人的身份地位,就算李让给的方法能让他们庄子里养出来的猪肉吃起来可口,他们也会选择从太平村采购。

    这是人情世故。

    与利益无关。

    李让给的法子让他们庄子里的庄户能养出来味道可口的猪肉,作为回报,太平村的猪他们当然要买下来。

    大家都是人精,这种对彼此都有好处的事情,他们没道理不配合。

    更何况买几头猪也花不了几个钱。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

    这便是他欣赏李让的地方。

    这个小家伙,总能有办法让所有人都得到实惠。

    以猪肉为例,他只是借机说了几句话,权贵们的桌子上就多了一道可口的菜肴。

    相应的,百姓手中多了一份切切实实的利益。

    就连他自己,也悄悄的积攒了一波声望。

章节目录

初唐小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子率以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率以正并收藏初唐小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