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骸都温暖起来。

    然后,李让觉得他现在又有力气了。

    还是一样的银壶,还是一样的姿势,李让继续开始刨土。

    终于,在手脚并用了一个下午,真正的掘三尺之后,李让触摸到了圆木的底。

    轻手轻脚的将埋在土里的一截挪动一下,镶嵌在横梁之上的那一头松动之后,李让小心翼翼的放下了整根圆木。

    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堪称完美。

    透过缝隙,李让看清对面的牢房并没有其他犯人。

    想来是为了惩罚李让,李世民将大理寺监牢之中的其他犯人都给转移了。

    要的就是李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隔壁的牢房之中还有一堆干净的稻草,正好便宜了李让。

    顺着缝隙卡过去将稻草全部薅过来,一捆一捆的塞进两层麻布缝制成的毯子里。

    一床被子就应运而生。

    将被子盖在身上,看着眼前粗壮的圆木,李让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今夜,不用再挨冻了。

    很快,孤寂与黑暗再次取代了光明,忙碌了一天的李师傅点着的圆木的一头。

    大牢之中的木料都是经年老料,干涩得没有一丁点水分,不仅耐烧,而且很容易点着。

    有了温暖,代表着今夜李让能睡个好觉。

    但有一种东西,那是两世为人的李让也无法抵御的。

    他叫——寂寞。

    黑暗的寂静中,只有他一个人。

    之前虽然他也是一个人,但至少还有狱卒陪他聊天打发时间,偶尔兴致来了,也会看看书。

    但现在,寂寞就是真的寂寞,字面意思,没有任何隐喻。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离开了人群,人就会逐渐退化。

    虽然才是第二天,但李让觉得自己已经退化得差不多了。

    如果李世民良心发现,现在把他放出去,他觉得他肯定已经丧失了与人交流的功能。

    翻来覆去睡不着,随手从角落里取过羊皮袋子放在火边烤着。

    胡思乱想了一阵子,李让无数遍的自问值得吗?

    李让没有得出答案。

    李世民不在跟前,他可以毫无顾忌的大喊自己知错了。

    但他寻思着,如果李世民出现在他面前,他大概率还是会死不认错。

    他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时候,他的自尊心强得可怕。

    与不畏强权无关,就是单纯的自尊心作祟。

    浊酒烤热了,李让灌了一大口,将剩下的放在火边烤着当早餐,控制着自己陷入混沌之中。

    ......

    ......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距离百家书院上匾额的时间也越来越近。

    而李让这个百家书院一定要邀请到的嘉宾,此刻还在大理寺监牢之中。

    太极宫门外,每日都有去为李让求情的人。

    程咬金,长孙无忌,唐俭,李道宗,李道彦,柴绍,张公谨,魏徵,牛进达......

    满朝文武,与李让有往来的,或是对李让有好感的。

    或多或少都去李世民面前,给李让这个已经在世人面前消失了许久的侯爷说过情。

    李世民的态度也很干脆,你要找我商量国家大事,那没问题。

    但要是来给李让说情的,那不好意思,朕很忙,没时间。

    而其中最着急的人,莫过于百家书院里的各家掌门人。

    书院都建成了,筹建书院的倡议者还被关在大牢里,这算怎么个事?

    但他们现在的身份还不明确,又见不到李世民这位皇帝,所以只能去莒国公唐俭府上商量各种营救之策。

    唐俭毕竟是纵横家传人,虽然不属于山门,但说到底也算百家之人。

    更何况唐俭算是李让在大唐最亲密的人,他不出手救李让,满大唐还有谁会去救?

    莒国公的门槛被踏平一事暂且不提。

    牢房之中的李让,习惯了寂寞之后,却是已经快要疯了。

    什么习惯寂寞,根本习惯不了一点。

    黑暗与寂静,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一个阳光开朗的好少年,变成一个神神叨叨的疯子。

    李让现在的状态,与先前可谓是天壤之别。

    双眼无神,表情麻木,头发结成块,脸上满是灰尘,身上的衣衫脏得不成样子,整个人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一股恶臭。

    现在的他,和一个真正的囚犯没有任何区别。

    而李世民自从那天大怒离去之后,便再也没有露过面,更没有什么命令下达,就好像是已经忘记了他这个人一样。

    同时,李让好不容易放倒的圆木,现在也只剩下的一截焦黑的树桩。

    看起来最多还能再撑一个晚上。

    角落里的两个银壶和一个羊皮袋,也就只有一个银壶还是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初唐小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子率以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率以正并收藏初唐小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