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些勋贵过来,就是在变相的展示书院的实力,好让他们来当冤大头,把家中的子嗣送过来上学。

    毕竟,百家书院这么大一座书院,不可能全靠李世民一个人养着。

    倒不是说李世民养不起,而是涉及到一个面子问题。

    百家传承千年,最后却成了依附于帝王的囊虫,以百家那些老家伙的骄傲,是绝对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的。

    况且,百家也不可能一直依附帝王。

    如今李世民倒是看重他们,谁能保证李世民的继承人也能像李世民一样?

    否则他们吃饱了撑的安排那么多弟子站在风雪里等候,还要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来装逼,大家凑一块吃吃喝喝不是更热闹?

    基于这个目的,随着书院之中聚集的宾客越来越多,一幕幕喜相逢的场景也在每一个角落里上演着。

    李让一路走回大门口,便已经“偶遇”了好几位长辈。

    而这些长辈家中,大多都有一些不省心的子嗣。

    比如程咬金家里有三个缩小版的混世魔王,程处默,程处亮,程处弼,小小年纪便有了长安三害的名声。

    再比如李让的两个小舅子,李景仁与李景恒这哥俩,仗着李让老丈人李道宗的威名,在宗室子弟之中乃是堪称恶霸一般的存在。

    还有尉迟恭家那两个双生的孽子,尉迟宝庆与尉迟宝林,三岁偷看侍女洗澡,五岁就敢偷侍女的贴身衣物。

    现在才十三岁,连外室子都已经生了好几窝了。

    房玄龄家老二,长孙无忌家老二老三,高士廉家的老四.......

    总而言之,长安的一群二代之中,基本上都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人物。

    李让年纪比他们大了一茬,所以很少和这群二代们打交道,就算打交道也是和他们的父辈。

    但这些人的累累恶名,即便李让久居太平村都有所听闻。

    而这些人,就是书院第一批要招收的弟子。

    李让估摸着等过完年,要是书院能将这些人都管控起来,长安的百姓很大概率要给书院送来万民书万民伞和锦旗。

    书院为民除害啊,简直大快人心。

    时间来到中午,李让回到书院门口,开始百无聊赖的等待起来。

    等待什么,当然是等待最重要的宾客驾临,然后好开饭啊。

    书院建成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这个大老板肯定......不会来。

    主要是李世民最近正在头疼如何恢复关中与外界的联系。

    关中的雪大,北方的雪只会更大,河北河东陇西山东关内辽东幽燕这些地方的都在关中的北方。

    大雪封路,传递消息就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消息又不能不传递,因为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地方受灾了。

    而针对受灾的地方,朝廷若是不能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做出应对,很容易激起民变。

    自古以来,脾气最弱懦的是民,脾气最火爆的也是民。

    李世民是亲眼看见过“民怒”有多大威力的,堂堂千年世家的陇西李氏一夜之间就沦为一片废墟。

    那比任何武器,任何手段,任何计谋都要令他恐惧,所以,由不得他不慎重。

    但......李世民虽然不会来。

    书院建成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肯定还是要派出代表来替书院站台的。

    毕竟,经过李让的一番洗脑之后,李世民很清楚书院的存在代表着什么。

    那是大唐的另一条腿,也是彻底瓦解世家门阀的关键所在,他必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至于他会叫谁来,有可能是太子李承乾,也有可能是长孙皇后,更有可能是母子两人联袂而来。

    ...

    很多时候,李让都非常痛恨自己那准得令人发指的推理能力。

    因为门外传来的两声尖锐的暴喝,无不在预示着,这一次他又猜对了。

    “皇后娘娘驾到~”

    “太子殿下驾到~”

    听见这两道刺破云霄的声音,李让忍不住嘴角一抽。

    他还想着若是李世民派李承乾来的话,他就可以在迷宫后面等着,不用去外面吹寒风了。

    他是真不想出门取接驾啊,外面真的太冷了。

    荒原上连颗树都没有,寒风吹来没有任何遮挡,直奔人的门面,能吹进人的骨头里。

    但长孙也来了,他就算再不情愿,也必须出门接驾。

    “李小子,愣着干嘛,出门接驾啊。”

    闻声而来的程咬金看见瑟缩在墙下的李让,忍不住出声催促了一句。

    抬起头,看着程咬金野兽一般魁梧的身躯,李让的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怀好意的笑......

章节目录

初唐小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子率以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率以正并收藏初唐小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