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部队缺什么?

    红军部队缺什么?

    当下最最缺少的就是食物!

    作为青州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新华市场经历风风雨雨数十年之久,大大小小足足有200多个摊位店面。

    蔬菜、瓜果、水产品、禽蛋、肉类、粮油及豆制品、熟食、调味品、土特产等各类农产品和食品种类可谓是一应俱全!

    每天不低于1600斤的粮食供应,如果天天去超市采购,不仅成本高,更是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

    如果在新华农贸市场租下一个店面,雇佣上一个店员,既可以完美地解决红军补给问题,还能够通过经营店铺赚取一些利润回血,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

    当陈赶超进入农贸市场后,满心的憧憬直接化作费解的愕然!

    “咦……”

    “人呢!?”

    在陈赶超记忆中,新华市场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水泄不通,前来采购进货的客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然而。

    此刻市场内门可罗雀,几个买菜大妈游走在菜摊和肉铺边挑挑拣拣,摊主们对于块八毛的砍价还价兴致索然,一副爱买不买、了无生趣的模样。

    “没错啊……是新华市场啊……”

    “这位大叔,麻烦打听一下,今天市场人怎么这么少呢?”

    光着上身扇着摇扇的粮油店老板见有人问话,回头看见一身外卖打扮的陈赶超,面色微微不悦。

    “今天人少?”

    “呵呵,何止是今天啊。”

    “你们送外卖的最应该清楚为啥啊。”

    见陈赶超一头雾水,粮油店老板觉得自己说话多少有些重了,无奈叹了口气,面带歉意。

    “唉……”

    “时代变咯,是我们跟不上时代咯……”

    “以前家家户户买菜要么赶早市,要么去周围菜店买,但无论在哪里买,终究都是从我们这里进货。”

    “现在呢?年轻人要么一天到晚忙着工作没时间去菜店买菜,要么躺在家里一步都不愿意动,能动手指头在网上买菜的,就绝不出门。”

    “有在网上买菜的,有用外卖软件买菜的,还有社区团购直接从大棚采摘送货上门的,就是原本喜欢逛市场的中老年人,现在也跑到超市里排队去抢特价菜、特价肉、特价鸡蛋……”

    “实话说,我这不赚钱的生意早就不想干了……”

    两人之间的对话很快引来周边百无聊赖的店主,纷纷凑过来打开了话匣子。

    “你这粮油店好歹还有固定饭店客户撑着,像我这菜店可就难死了。”

    “进得青菜少了不够卖,下次客户不来了。进得多了又卖不掉,搞不好就要烂掉砸到手里头。”

    “我家水果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拿前两天进的那一卡车西瓜说吧,本地瓜9毛收的,结果商超拉来4毛的外地瓜……”

    原本兴致勃勃而来的陈赶超,在几个店老板卖惨科普下,才知道如今大环境对于农贸市场的冲击力有多强,农贸产品里面的水有多深!

    就拿每天都要吃的大米来说,看着似乎都没什么区别,实际上有诸多门道!

    网上那些可以买到价格比超市还要的大米,或是存放久了的陈米,或是高产水稻,或是即将霉变、或是米内已经生了米象的劣质水稻……

    想要经营好一家店面和摊位,除了要掌握行情价格,更是要对货品质量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得长久。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往往会被商品外包装和价格所吸引,农副市场货真价实新鲜的好商品,反倒是被冷落。

    劣币驱逐良币,在食品行业上同样上演着!

    陈赶超望着一张张愤慨且无奈的面庞,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既然生意这么难做,你们怎么还坚持做呢?”

    这个问题一出。

    几个店老板明显都是微微一愣。

    “毕竟干了几十年了,现在想要改行也是没那个心力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啊。”

    “唉,说起来,从睁开眼睛到睡觉,一天24小时有一大半的时间在这里,新华市场和家已经差不多了,要走,真是有些舍不得啊……”

    “其实要真说难,我们其实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还是菜农、果农和养殖户。”

    “时令蔬菜水果满大街都是,再加上外地运来的便宜果蔬肉蛋,越是卖不上价就越压价。”

    “运气好农民能保本少赚一点,运气不好赔钱是轻的,还有可能全都烂到地里,就是想让人免费拔走种下一茬都做不到,真是太惨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咱们青州的农民和养殖户,真要是有一天活不下去改行了,一旦遇到特殊情况道路被截断,外来的物资送不过来,咱们全青州人都得挨饿。”

    “新华市场只要还在一天,咱们青州当地的农民至少还有路可选,不至于被黑心收购贩子压榨得太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亮剑:支援抗战,从过草地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醉笑浮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醉笑浮沉并收藏亮剑:支援抗战,从过草地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