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川西北。

    松潘。

    第3路第2纵队司令部。

    剿匪司令官李宗仁、参谋长盛文、副参谋长罗列等十余人共坐一堂。

    坐在主位的李宗仁扫过在场众人,将一封拆开的信件拿在手中。

    “今天把诸君聚到这里,主要是研讨剿匪大计。但攘外先安内,还是要着手先解决内部问题。”

    “关于增强碉堡封锁的事情,我最近收到了很多不满的意见。”

    “因为涉及的封锁面积广、工期要求短、再加上此前围堵的失利,很多人开始产生了消极怠工的情绪。”

    “这——很不好。”

    “盛文兄,就烦劳把这封委员长给我的来信给大家念一念,一字不漏,以准确将委员长的意见进行传达。”

    坐在李宗仁近前的参谋长盛文将信件接过,身体站得笔挺,认真阅读。

    “吾弟宗仁亲启:”

    “各路碉堡线究竟有否封锁?甚恐中下级干部无经验,不知重轻,不负责任,随便草率从事,影响大局。”

    “古人所谓一蚁溃堤,全在主官警心惕之下, 处处顾到,时时严防耳。”

    “如果第一线碉堡确能封锁无比,则再择其重要各点,续筑第二、第三道碉堡群,俾逐渐扩充,延长为第二、第三道封锁线。”

    “纵使红四方面军进入我第一封锁线内既不能后退,又不能前进,完全歼灭于此三道封锁线之中。”

    “如果筑碉修线果能照此办理,日夜不懈,继续进行,则不惟红四方面军易于打败,而且我官兵亦不致费力,是即所谓平时多出汗,战时少出血之要义……”

    听着蒋委员长来信的内容,在场众人皆是面色庄重,但细微的表情却说不出是喜是忧。

    参谋长盛文读过信件,坐回座椅。

    “委员长的意见,岷江南源、西部哈清桃即热玛冲附近,还有两河口与黄胜关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哈清桃尤必须派兵固守不可也。”

    “再其次为松潘东北的三舍汛,以及其东之水晶栈、木瓜墩各地附近,如果不构筑三道碉堡封锁线,根本不足以阻止红四方面军向北西挺进。”

    “除此之外,重华堰的东区至剑阁一段更为重要,也必须构成连缀碉堡三道线不可。”

    “另外委员长预料,如红四方面军向东杀回马枪进入江油绵阳平武,肯定会由此段突围。所以希望我们按照要求行事,不要延误。”

    李宗仁看着众人默然一言不发,继续开口道。

    “委员长的意思,我想诸君应该听明白了。”

    “此前几次围剿不顺,致使各路匪军侥幸脱逃,尤其是红四方面军主力尚存,正欲穿过松潘北上。”

    “如果不能在松潘将红四方面军彻底堵住,那么一旦让他们北上成功,再想围堵难度倍增。”

    “故此委员长让我严督所部,切实进行碉堡封锁,生怕稍有延误,放过匪军,让松潘西北夷民徒遭祸患……”

    若在其他部队。

    蒋委员长的亲笔信一出,自当无往不利。

    然而。

    此刻在场皆是李宗仁军中重要军官、或为心腹。

    总览全局之下。

    蒋委员长的封锁大计着实过于理想,让他们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司令,请恕我直言。”

    会场之中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开口。

    “委员长的意见方针意见直指匪军缺少攻坚武器之要害,一旦形成全面封锁,匪军必然难以寸进。这一点,没有任何人会敢于质疑。”

    “但实际情况是松潘地区多有草地,纵深足足六百里,河道迂回摆荡,水流滞缓,叉河曲流横生……想要全面以碉堡封锁,谈何容易?”

    “一处碉堡就要耗资近2万元,若大兴碉堡连成三层封锁线……漫说是资金困难,取石运输与劳力不便就难以保证工期按时完成。”

    “再加上最新情况得知,红四方面军已经向我松潘地区进发,恐怕不出半月就要刀兵相见,若让士兵参与碉堡修建,又何以对敌?”

    “非是我等消极懈怠,还请司令能体察实情。”

    场中众人连连称是,副参谋长罗列查看李宗仁神色如常,眼角眉梢似乎还有极淡的笑意。

    作为李宗仁的“第二谋士”,罗列顿时心领神会!

    “司令,靖康之言所说不假,各部之难非在于委员长所说碉堡封锁之政策,实因匪军来势汹汹,迫在眉睫。”

    “更何况——”

    “此刻的匪军刚刚完成所谓的会师,人数已经达到10万之数。”

    “根据最新线报得知,匪军近期得到大批粮食资助,沿途赤化一方,部队一路行进一路壮大!”

    “委员长诸多殷切咐嘱,皆是为了党国之未来,但委员长此刻身在黄埔,山水远隔,不了解松潘实地变化情况,所以还请司令权宜行事啊。”

    罗列的开口发言,附议之声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亮剑:支援抗战,从过草地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醉笑浮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醉笑浮沉并收藏亮剑:支援抗战,从过草地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