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厉害,因此已能隐约看到吴林的修为,从他身边隐而不漏的国运气息来看,孟行甚至觉得他比誉王的修为还深,恐怕也是英灵塑造了。

    吴林与誉王不同,是实打实做出来的功绩,所以比誉王投机取巧要凝实深重。

    孟行暗暗想着。

    吴林也朝孟行看来,几月不见,他自己钦点的解元如今肌肤犹如玉质,看上去更有一股独特的气质,不再是单纯的容貌之美。

    孟行两次拜见,吴林已知他的心意,他此时心情很复杂。

    不过吴林还是轻松的模样,笑道:

    “解元公黑风山斩蛇妖,助誉王爷夺回玄机山,所得的功绩不会是塑造了英灵之肤吧?今日再见,真是应了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一句,”

    吴林随口说来,显出他对孟行也是十分关注。

    “恩师玩笑了。”孟行坦诚说道:“学生塑造的是英灵之眼,故此也看出恩师近况不错,回去后我写信给师公,便也可以令他老人家放下心来。”

    “师公?哈哈,你小子!”吴林点点他,又问起清河郡老家的一些状况,孟行一一说过,又说起吴老爷对他遇刺后的庇护之情,以及在官司上的鼎力相助,又是感谢一番。

    一番交谈,令吴林更是感慨:

    若非是今年,此人真应该全力栽培的!

    但如今形势,却也只能叫他先收敛锋芒了。

    因此说过这些事,吴林就与孟行说起会试的情况,问道:

    “这么说你已决定了?”

    “学生决定了。”

    吴林心中更是激赏,若是孟行准备蛰伏几年再来考,他认为是老成持重的举措,他也是赞同的,但难免会觉得此人欠几分意思。

    他们清河党现在的处境,正是要挣脱保守党的桎梏,要脱颖而出的关键时候,是等不起的,此人若只考虑等清河党势大时候再出来争状元,自然是把握大上很多,而吴林也同样会帮他……

    但是,没有现在争斗的勇气,何谈今后呢?

    若是只考虑自保,又与保守党有何区别?

    孟行能第二次来拜见,表明自己的态度,吴林心中非常高兴。

    但是,目前清河党已与保守党已达成了妥协,这件事也是皇帝权衡之后的结果,他吴林下狱就是对外放出的信号。

    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清河党不会支持身份敏感的“南阳郡举人”出来争会元、状元的,否则就是重燃战火,就是皇帝也不愿意看到。

    对此吴林心中也是不满的,但形势比人强,他也无能为力。

    他不仅无能为力,还得支持清河党的决定,牺牲孟行。

    只因为身份敏感的“南阳郡举人”,最敏感的就是“解元孟行”,此人名声大噪,想要不被人注意都难,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

    保守党,一定会严厉打击他,而清河党要做出态度,不能保他。

    因此吴林第一次不见,已是在劝孟行暂避锋芒,好好读书,等待下一科科考。

    若是孟行听劝,到了下一科清河党一定会有补偿,全力支持他。

    这些情况,吴林再次跟孟行说了,也替他做了安排:

    “若是三年后,以你才学考中进士不难,进入殿试,能保你入二甲,直接去吏部学习,便是一甲也不是不能争取,到时进入翰林院,身份更是清贵……”

    吴林为何这样自信?

    因为清河党的党魁,是皇帝的授业恩师高进,也是如今的中书令,当朝的宰相之一,位高权重!

    但孟行摇摇头。

    考中进士,已是获得3000的基本成就点,他最在意的是获得会元、状元以及《连中三元》的隐藏成就和奖励。

    而且,他在《读书成圣》的序列中,选择的是《仙官》这一条路,却是要与吴林的安排背道而驰了。

    况且,经过紫山郡孙有田一案,孟行对清河党的观感也很不好,甚至说很失望。

    既如此,孟行注定是不能按照吴林的计划走的,这次过来,单纯是来感谢吴林以及吴老爷对他的帮助,倒不是要借清河党的力量帮自己谋求在这次会试、殿试的名次。

    话要讲清楚,免得坏了师生情谊。

    因此孟行直接说道:“多谢恩师安排,不过学生今科不退。”

    “……什么,你?”吴林不料他这样倔强和自负。

    不过想想,自己年轻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吴林就没有再说。

    吴林是过来人,深刻理解英才们的骄傲与自信。

    但如今的形势,他根本不看好孟行,因为这是逆势而为!

    曾几何时,他也以为自己能凭一己之力战胜一切,但是现实残酷,已经给了他许多巴掌!

    如果不依靠他们清河党的力量,凭他自己么?

    吴林心中也隐隐有些不安了,此人不是安心听安排的性子。

    另一方面,孟行名声太大,崛起太快,便是吴林都所料不及,感觉太过锐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国运特许,先斩后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抚潮弄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抚潮弄浪并收藏国运特许,先斩后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