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没有说话,按照并州既定的战略,三年时间,真可能吞并掉东胡,到时并州也会变得格外的强大。

    “之后秦国会陆续占领赵、魏,彻底打开东出之路,而这期间,我们也将继续西进,吞并大月氏,彻底统一草原。”

    “在实力上,我们也将与秦国齐头并进,秦国占领三晋,我们吞并草原。”

    言晏继续说着。

    秦国可能因为并州的穷而懒得理会并州,但是不代表一统之后的秦国会对并州没有想法。

    想要不被人觊觎,并州只有自身强大才可以。

    人无害人之心,却不可没有防人之力。

    国家也一样。

    你可以不去入侵别人,但是不能没有自保的能力。

    “若是秦国再吞并了楚、燕、齐呢,到时并州还有什么发展的地方?”韩非嘴硬的问道。

    “西域三十六国!”言晏淡淡的说着。

    韩非瞪大了眼睛,这是要跟秦国玩军备竞赛啊。

    “可是最终,秦并一样会有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啊,君上就这么有把握能与完成一统后的秦国抗衡?”韩非继续嘴硬。

    言晏却是笑了。

    “若是秦国完成了一统,并且能让华夏中国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事,孤会请秦王称帝!”

    “???”这些不止韩非,包括安期生等人都震惊无比。

    请秦王称帝,那可不仅仅是称帝那么简单啊,也意味着,并州向秦国称臣啊。

    “天下苦战争久矣,有时候,低下头,看看,你们才会知道,自己读书、谋位的意义在哪里。”言晏笑着摇了摇头。

    言晏知道,自己这一番话出口,会有很多人离开,但是他不介意,并州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诸夏免受外族袭扰,若是没有这个觉悟,只想着自己的官本位,那并州也不需要这样的人。

    而且,谁说了称臣就一定要遵照秦国的命令行事呢,不知道有种东西叫一国两制?

    并州的存在是给华夏中原的传承托底,多少成就因为战争毁于一旦,并州就是要给诸夏璀璨保留火种。

    “不过不插手秦韩之事,不代表并州什么都不做!”言晏缓和了语气,目光看向了公孙玲珑。

    “南阳一旦被秦占领,我并州与韩国的一些粮草辎重协议也都将无效,所以,在此之前,外相需要到咸阳走一遭,保证秦国即便灭韩,也要保证对我并州的物资的供给,甚至可以适当的压一压价格。”

    “相信秦国不会拒绝的,至少在彻底灭韩、站稳东出脚跟之前,秦国不会为了这些许利益而与我并州翻脸。”

    公孙玲珑立马明白过来,秦国的目标是东出,是站稳东出的脚跟,哪怕并州提出再苛刻的要求,秦国在彻底站稳脚跟之前,也都会捏着鼻子认了。

    说是趁火打劫也好,说是趁人之危也罢,这才是最符合并州利益的做法。

    至于韩国,灭与不灭其实对并州影响并不大。

    真正决定并州与秦国关系的还得看秦赵之战。

    现在扯得再多都没用,万一秦国没能吞掉韩国呢,没打过赵国呢?再亦或并州没能打过东胡呢?

    决定战场胜负的因素太多了。

    只有拿到手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身强大,才是根本。

    所有人都被韩非的诡辩给带偏了。

    随着言晏的命令下达,所有人也都回过神来,他们被韩非的诡辩带偏了,韩国并不能决定天下的局势。

    诸侯之战还是要看楚国、赵国的大战。

    “不要过分的去相信他人,甚至各国诸侯,孤一个都信不过!”言晏摇了摇头。

    就算并州插手,与各国结盟,那就真的能阻拦住秦国东出的脚步?

    若是合纵有用,诸侯合纵了那么多次,为什么都失败了。

    合纵各国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谁都想在削弱秦国的时候,趁机削弱自己的对手。

    君不见合纵之后,各国调头就立马自己开打。

    信陵君合纵,魏国趁机占领了韩国管邑,赵国数城;楚国趁机吞并了鲁国和齐国南部诸县。

    就这种情况,并州傻傻的去参与中原大战,赢了能得到什么?

    秦国北部?黄土高原,高山沟壑?狗看了都摇头。

    秦国存在那么多年,都没能发展北地郡,没能发展北部,是不想吗?是不能啊。

    并州参与合纵,然后去捡这些烂骨头?

    尤其是楚国!

    危急时刻,你能信任楚国,一旦战事缓和,楚国就成了最要人命的一个。

    一次次合纵,最后失败几乎都出在楚国身上。

    本就出身楚国的言晏更清楚楚国那帮人是什么货色。

    如果说合纵的诸侯是担心自身实力受损,那么楚国就是参战的各贵族害怕自己的本部受损。

    到时候,别说你是楚国大将军,就算你是楚王来了,他们为了避战,避免损失,都能让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鱼龙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龙服并收藏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