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维修工,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换原装零配件,除非配件毁坏,必须更换,而且尽量更换原厂配件。

    像这种进口的复印机,想在国内买到原厂配件极难,顶多就是国内合资厂生产的配件,品质只怕还不如原装的。

    李云海将机器清洁了一遍,然后调整一下充电电压和转印电流。

    不是光学系统的问题,那就是机械装置的问题,或者是电流问题。

    在很难排除具体问题的前提下,李云海采用了最笨的方法,那就是系统性的检修!经过这番修理,复印机肯定能修好。

    但是这番工作极为繁琐!

    需要极大的耐心,更需要万分的小心。

    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这个毛病修不好不说,还有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刘行长等人全程在旁边盯着看。

    这么贵重的机器,不管谁来修,单位都会派人盯着的。

    而这个问题,已经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复印出来的文件黑不溜秋的,复印纸也不能进行双面使用,严重影响到了工作。

    他们看着李云海将拆下来的零件,一样一样的摆放整齐,都觉得这个小师傅与众不同,不仅是有知识有文化这么简单!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李云海这才将拆下来的零部件,一一装上。

    整个过程,虽然漫长,但却有条不紊,没有出任何的差错,没有少一颗螺丝,也没有多出一颗螺丝。

    不像其他修理工,修到最后,总是丢三落四,有的甚至还能多出一两个配件装不进去的。

    李云海蹲了这么久,腿有些发麻,他直起身子,双手撑住膝盖,活动了一下,这才说道:“请开机试一下!”

    刘行长亲自上阵,开机预热,然后放进文件纸和复印纸。

    文件一份份的被复印出来。

    “咦!好了!这一次是真的修好了!”刘行长拿着几张复印纸,哈哈大笑道,“不错!总算修好了!小师傅,没看出来,你有两把刷子啊!”

    李云海接这一趟活,累得够呛!

    他蹲了一个多小时,全神贯注的在搞修理,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此刻嗓子眼里干得冒烟,说话都有些嘶哑:“刘行长,没问题的话,请结账吧!”

    刘行长又亲自试印了一份文件。

    完全没有问题。

    纸张背面洁白无比,复印出来的文件,比之以前,格外清晰。

    刘行长点了点头,叫人支取1000块钱给李云海。

    那个赵师傅,一直在外面等候,听到里面说修好了,不由得大为震惊。

    一千块钱!

    又被李云海赚走了!

    唉!

    谁让他技不如人呢?

    赵师傅长叹了一声,落寞的掉头离开。

    李云海收了钱,收拾好自己的工具,说道:“这台机器,同样的问题,我一个月内免费保修。好了,我走了!再见。”

    他刚走两步,就被刘行长拉住了胳膊。

    “刘行长,还有事吗?”李云海回头问道。

    “小同志,你先别走,我有一台摄影机,东洋货,你会修吗?”

    “摄影机?用A4带的那种大家伙?”

    这个时候的摄影机,还没有出卡,全是用的带子,80年代初以A4带为主,就是A4纸张那么大,厚度在3cm以上,只能录30分钟,用的设备要两人操作。

    一般家庭很少购买这种大家伙,因为实在很不方便,而且很烧钱。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1980年,有一个东洋人,因为很喜欢我国的文化,自费来我国旅游,拍摄了一部记录片,结果欠下了含利息在内总计35亿日元的巨债,一直到他60岁才还清。由此可见,玩摄影,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但有些摄影发烧友,还是愿意花钱购买此类设备。

    刘行长笑道:“对,就是你说的那种大机器!你会修吗?”

    李云海道:“是什么毛病?”

    刘行长道:“就是无法拍摄了,买回来才三年,也不算多久嘛!问题是省里找不到一个会修的人!我总不能为了修这台机器,专程跑一趟东洋吧?”

    李云海心想,这是个大客户!

    越是没有人修的机器,李云海能修好,就越能喊得起价钱。

    李云海这次没有打包票,而是说道:“我要先看一看。”

    因为这类机器,在国内,除非尚海、北金这样的大都市,一般的城市都很难找到配件,一旦需要更换配件,有钱都没地方买。

    刘行长难得找到一个这么厉害的维修工,不想错过,说道:“小同志,你就在这里休息一下吧!我马上就下班了,你和我回家看看,机器我放在家里了。”

    李云海只要有钱赚,当然无所谓,反正晚上也没地方去,便笑道:“可以啊!——请问有没有水喝?”

    刘行长喊手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生198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拾寒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寒阶并收藏人生198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