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就必须得有单位介绍信。

    出差算得上美差,拿着公家的钱,坐车、闲逛、住宿、游玩,一般来说轮不到刚入职的年轻人。

    这个中年男人走南闯北,见识多了,根据经验推测出来,李云海这么年轻就能出差,可见他在单位很受领导器重,于是很刻意的和李云海攀谈,问他是哪里人氏,在哪个单位工作,担任什么样的职务?

    李云海说自己还有事,回来再聊,他把皮包塞在被子底下就出了门。

    皮包本身被划烂了,里面只有一本书和一套换洗的衣物,并无贵重物品,何况这是国营招待所,每个住宿的人都办理了登记手续,倒也不怕有人偷盗。

    李云海下了楼。

    服务台的妇女见他要出门,好心提醒道:“小兄弟,你出门在外,晚上小心一点啊!要是碰见查暂住证的,你拿单位介绍信给他们看,就说是出差的,住在我们招待所就行了。”

    李云海明白人家是一片好心,这年头查暂住证,还真不是开玩笑的。办一个暂住证,要花一个月的工资,一般出来打工的人都舍不得办理。

    有一段时间,沿海城市查暂住证特别严厉,抓到后要么交钱办证,要么让工作单位来领人。三无人员的话,则遣返原籍,严重的还要拘留几天甚至送去劳役场所。

    他站住脚,跟妇女说了一声谢谢,又问她:“大姐,请问哪里有夜市逛?”

    这一声大姐,把妇女喊得容光焕发,热情的走出柜台来,站在门口,指着外面的马路,笑着说道:“你住对地方了,我们旅社离夜市最近了。从这边街道左拐,走三百多米,再右拐,就是本市最大的灯光夜市。”

    李云海再次道了谢,出门前往灯光夜市。

    花城的灯光夜市,真个是亮如白昼,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条白日里安安静静的街道,到了夜晚就展露出热闹喧嚣的另一面。上千家摊档一字排开,每家档口上方都悬挂着明晃晃的灯管。上千条灯管组成一条明亮的光河,在墨色的夜空下分外璀璨夺目。

    在这灯火辉煌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摩肩接踵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流动的光影,组成一幅改革开放的生动画卷。

    市场里的经营人员主要有三类:上山下乡的返城知青,国营、集体企业的精简人员,劳改释放人员。这些人生活无着,需要妥善安置。花城便划了一些街道,举办夜市,统一管理个体摊档,同时解决待业青年的生计问题。

    由于毗邻港澳,摊主们对时尚的触觉十分敏锐,国内外的新款时装总是很快就能在夜市上出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花城的灯光夜市成为展示最新时尚潮流的窗口。到这里逛夜市的人,每晚有数万人。除了夜生活还不丰富的本市居民,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服装批发商,还有不少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

    李云海好不容易来一趟花城,当然要带一些东西回去。

    他看中了一条连衣裙,是西州不曾有过的时新款式,一问价格,要价25元。

    李云海觉得贵了,还价15元。

    摊主是个年轻姑娘,嘴皮子轻轻薄薄的,特别会说话:“同志,你是买来送给女朋友的吧?那你选对东西了!整个花城,我摊位的货,是最时尚、价格最便宜的,很多外地批发商都来找我批货呢!我看你诚心想要,我就给你一个批发价,20块钱,不能再少了。”

    李云海摸了摸那条裙子的布料,又还价18块钱。

    摊主哎哟一声,一脸吃了大亏的苦相:“同志,你可太会还价了!你比我们女人还会还价!得了,得了,18块钱卖给你了。讲真的,我头一回卖这么低的价格,比批发还要便宜呢!你再看看我摊位上的其他款式吧?你看这件水红色的确良衬衫,只卖5块钱,不讲价啊!”

    李云海拿起那件衬衫看了看,说道:“我要两件,一共八块钱吧!”

    摊主咯咯笑道:“同志,你太会过日子了!你是我的老顾客了,卖给你了。”

    李云海掏出26块钱,买下了一条裙子两件衬衫。

    他又逛了逛街,看到一个卖皮鞋的档口。

    这边皮鞋的款式很多,比西州百货大楼皮鞋专柜的好看,西州的皮鞋,不是大头皮鞋,就是圆头皮鞋,很少有其他款式。

    “这双皮鞋怎么卖?”李云海指着一双皮鞋问。

    “35块钱!”

    “这么贵?20块钱行不行?”

    “卖不了啊!你诚心想要,32块钱,最少了!”

    李云海又还了几次价,把价格压到了25块钱成交。

    他请老板拿了个42码的鞋子试了一下,还不错,穿在脚上挺神气,比穿胶鞋更像个城里人,也更像个国家工人。

    夜市大多是服饰摊、鞋帽摊、小吃摊,还有就是女人用的首饰摊比较多。

    李云海在夜市逛了一个小时,提着满满一袋子东西回到旅社。

    出门在外,人靠衣装。他以后也是个跑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生198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拾寒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寒阶并收藏人生198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