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跟赵国公的互撕大战终于告一段落,纪王又被禁足两个月,罚俸五年。

    并且听说纪王不单单被杖刑,还被陛下用戒尺狠狠的抽打。

    消息传的很快,长安城很快就传了开来,

    很多人都猜测,纪王这次针对赵国公的事情惹恼了陛下,所以陛下才会处罚纪王。

    不然纪王抓住长孙涣本来可是大功一件的事。

    就在大家猜测接下来陛下会如何处置长孙涣的时候,又有消息传了出来。

    长孙涣通敌罪成立,虽不是其本意,但事实己成,年纪年少,由是无心之举,并无酿成大祸。

    看在其父赵国公劳苦功高的情分上从轻发落,罢其鸿胪寺少卿职位,削去上党郡公爵位,回家闭门思过。

    赵国公教子无方去除司徒名号,检校中书令一职,只负责尚书,门下事宜。

    中书令为马周留置。

    马周如今在大唐第一医院治疗消渴病己经病情好转,很快就会回来任职了。

    这一处罚决定让朝堂为之震动,赵国公被削去了两个职称。

    司徒虽然不是官职,但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和地位,正一品的品级与亲王同级别。

    这跟削爵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中书令,中书省一把手,权利甚大。

    如今即是罢官又是削爵,可见此事对赵国公有多大影响。

    重点还是此判罚乃是太子在大朝会之时以太子令发布,而陛下也没有出来反驳。

    这让朝中大臣们感受到了一个信号,太子的权威受到了陛下的认可,太子可以单独执政了。

    这就代表着皇权交替又进了一步,所有官员都开始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的结果,纪王的报复行为算是结束了。

    长安城再次恢复到了平静之中,没有了纪王,长安城百姓忽然感觉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但是大家忘记了,有纪王的地方,就没有一片净土,刚刚消停几天的纪王殿下,

    就在长孙涣出狱的当天,大张旗鼓的来到赵国公府要钱。

    赵国公府大门紧闭,长孙无忌上朝去了,长孙涣吓的闭门不出。

    李慎己经让商会走民间借贷的司法程序了,先是去万年县递交状纸,万年县肯定是不敢接,会转交给大理寺。

    大理寺专门管的是刑事案件,所以他们一定会转交给刑部,最后层层上报落到三省,还有太子手中。

    李慎知道这个长孙老贼肯定是不想还钱。

    “陛下,纪王殿下今天又去赵国公府大门口闹去了。”王德为李世民倒茶的功夫轻声说了一句。

    “这个逆子,他才消停几天,长孙涣一出他就开始折腾,这都三天了吧。

    朕不是让他禁足了么,难道他出来了?”李世民也颇为头疼。

    “那倒没有,纪王府没有派人,而是用大唐第一商会的名义,大掌柜王洪福亲自出马,

    带着人还有护卫来到赵国公府外叫嚷着让长孙涣还钱。”

    “哼,王洪福出面跟他出面有什么区别,这个逆子为什么就不能让朕省点心呢?”

    “陛下,纪王每次出手哪里有空手而归的,这次对赵国公没有太大的影响,纪王肯定心中不甘。

    老奴以为,这一万多斤的黄金是纪王唯一的收获了。”王德面带微笑。

    这个小王爷要是不占点便宜,他晚上都睡不着觉。

    “唉~~~我李家何时出个他这种睚眦必报的人,与任何人斗不占些便宜他就不依不饶。

    想我李家列祖列宗都得被他气死。

    辅机也是的,宁得罪君子,不得罪纪王,你非要去拨弄他一下干什么。

    行了,你派人看出他们,别做的太过分就行,不要闹的沸沸扬扬。”

    李世民很无奈,虽然他的内帑中有大量黄金,但是他也不会拿出一万多斤给长孙无忌填这个窟窿的。

    李慎的动作不光李世民知道,朝中的大臣们也都知道了。

    “赵国公,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处理,高某觉得还是尽快一些的好,不然他每天都在你府前叫嚷。

    时间久了,传扬出去,对你的声望不是很好啊。”

    高季辅跟长孙无忌关系不错,所以劝解道。

    老这么在你家门前要钱,时间长了,都说你赵国公欠钱不还。

    长孙无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让他白白送给纪王一万多斤黄金,他心有不甘。

    现在他差不多可以肯定儿子长孙涣一定是掉进了纪王的圈套之中。

    他后来去探望长孙涣了解他之前在金海的事情,当长孙涣讲完之后长孙无忌就一定肯定了。

    因为他听到了一个的新词汇,投资,在大唐除了纪王,还真就没有几个人有这种词汇。

    “高公,不是某不想解决,只是某心有不甘啊。高公应该也看出来小儿显然是掉入了纪王的计谋之中。”

    “赵国公,甘不甘心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贞观小闲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悟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悟途并收藏贞观小闲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