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桌面和地面留下些许干涸痕迹。

    锅灶下的铁皮橱柜被撕扯得稀烂,铁皮变形,三合板组成的橱柜隔间被暴力打通,看起来像是米桶的塑料桶压根就是碎的。

    干涸的鸡血痕迹也在这里变得更密集。准确地说,大厅中的鸡血痕迹不过是厨房中事故的延续。

    李俭在这户人家上下走动,屋里屋外看了一遍,顺便敲死两条见肉心喜的蛇,大概能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户人家喜欢在院里养鸡,从食槽和鸡窝来看,他们也没打算让鸡从家里出去。

    悲惨暴烈的破坏景象仅仅在院落的一楼大规模发生。从楼梯向上,从第四个台阶开始,一切都还保留着这户人家刚刚撤离时的样子。

    二楼应该是家中老人的房间。一些简单轻便、容易理解的家具在屋内摆着,智能机顶盒接在大屏电视上,床头柜上摆着几张写了家长里短嘱咐的备忘录。

    三楼有中年夫妇的婚房,他们的结婚照挂在床头,看上去很恩爱。他们孩子的房间就在隔壁,从陈设来看,应该是大学刚毕业的男生……总之是这个年龄段,毕竟墙上贴着体育游戏海报,屋内还有俩忘记拿走的外放音响正孤零零地留在通体哑光黑的电脑桌上。

    而且他连电竞椅都忘了带走了。

    许多橱柜都打开着,应该是拿走了撤离所需的衣物。他们撤离得不紧不慢,打开了所有看起来能放贵重物品的地方,而这样的抽屉里看起来都空无一物。

    从这里的蛛丝马迹,李俭能够感受到,部队为这个自然村安排的撤离,应该是很方便幸存者的。

    起码这帮人真的把什么都带走了。

    当然,也有一些东西没有带走。

    这家人应当在世界变化的前期,依靠一些战斗力颇高的东西,挡住了家里宠物的攻击。

    比如长刀啊,镰刀啊,球棍啊,一些平时不知道放在哪,但现在正躺在后院门口的农具啊……

    哦,镰刀也是农具,不过他们准备得确实够多。

    甚至还有改造一小扇篱笆用来挡门的小手工。也不知道是谁精通这样绝妙的技艺,比较可惜的是,这样装备最终在撤离时被丢下,现在就靠在门边。

    李俭:我不是想侵犯这户人家的隐私,我只是想通过观察他们撤离的状态,确认一下能留下多少食物。

    检查过整体后,李俭收获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他原本料想能在民房中找到的生食材、熟食、炊具和火,大抵是找不到了。

    炊具好说,铁锅不挪窝,民房里确实有全套锅碗瓢盆,总有剩下的东西,如果嫌脏,可以找水洗一下——甚至还留了洗洁精,这玩意没有变异动物对它感兴趣。

    火就很离谱了。

    按照“刻板印象”,李俭总觉得,村里灶头应该是有烧柴的土灶。

    但现代化农村给了李俭沉重一击。

    吴会省的新农村改造确实做得不错,李俭挑了周围几户民房,几户人家的厨房都找遍了,愣是没找到烧柴的土灶。

    全都改成天然气了。

    李俭:我当然知道改天然气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环,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新农村改造做得太好,竟然能在今时今日给我这样的沉重一击。

    烧柴的土灶旁往往能找得到火柴,李俭琢磨,自己就算在这方面再怎么弱智,找个火柴,找点干草,再拎点木柴烧个灶,这样的事情总做得到吧

    但天然气灶就没辙了。这玩意智能电控,插卡出气。现如今所有人都缩回聚居区了,天然气供气早就断了,他上哪寻摸天然气

    就算找到了也不敢用啊,坏掉的天然气灶谁敢尝试万一泄露量够生猛,一个火星把自己炸了呢

    至于生食材……

    村里养的东西真多啊,人走了之后,进民房找吃的动物也真多啊……

    变异动物的寻觅能力过于强大,李俭能想到的米面,在各户人家里存量基本为零——不为零的极小数大多以米粒和面粉颗粒的形式保留在地面上。

    至于熟食,生食材都已经这个样子了,还琢磨熟食

    腊肠腊肉啥的都不用想了,李俭在不少窗上都看见被撕成一条条的红色塑料条。这玩意之前是捆腊肉串腊肠的辅助线,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地上连个肉沫都看不到。

    有一种,跟狗抢食的美。

    总之,所以李俭试图在一楼找到的食物,都以各种痕迹证明,李俭找不到它们。

    部分厨房在二楼的民户也未能幸免。没了人的环境,变异动物确实没那么疯狂,但在人撤离之后,这些变异动物无人可挡(物理)又体格强健,嗅到一点食物的味道,觅食冲动就能迫使它们尽可能破坏民房,把食物吃得连渣都不剩。

    但还是有好消息的。

    这帮变异动物的嗅觉再怎么灵敏,终究也是没有与人媲美的智力的动物。

    人类的食物可不只有会暴露在空气中,让动物们也能闻到的东西啊……

    感谢塑料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饱食终日,加点修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晋王孟伯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晋王孟伯仲并收藏饱食终日,加点修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