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

    他甚至不敢学得太深。

    按照修仙文明现有破译文献记载,法术效果强度由“法术精通程度”“灵力”“投入法力数量”共同作用。

    起码在大家都停留在炼气期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灵力应该是很客观的,能够投入的法力也不算多。说打一个火球出来,就不至于像是搓了个单兵云爆弹。

    但李俭强过头了。他的法力总量相当于常规炼气期的二十倍,在没有精研法术的情况下,一发火球术会固定消耗体内一成法力。

    常规炼气期修仙者如果精研法术,拼尽全力搓一个火球,李俭随手搓一发的法力含量也是他人两倍。

    更何况,李俭不是只有法力强的莫名其妙。根据尽可能同等的法力消耗得到的火球效果来看,李俭的灵力很可能是常规炼气期的十倍起跳。这是保守估计,如果李俭的各项基础指标都如法力一般二十倍于常规炼气期,那么灵力不可能“幸免”。

    在保守估计的基础上,更保守地建立法术效果模型。就算这两个系数对法术的效果并非叠乘而是累加,那也意味着相同“比例”的法力投入,李俭释放的法术将与同等阶修仙者产生三十倍差距。

    他哪敢把攻击性法术学得再深啊,随手一发火球都已经和单兵云爆弹媲美了,练得再深难道要尝试在炼气期挑战空投云爆弹

    当代修仙海虎传说,百倍火球,劲劲劲!(才百倍,纯度太低了)

    将水系功法入了门,确认自己已经可以释放冰刺法术,李俭不敢再做钻研,只以最基础的冰刺法术释放方式,将一成法力喂给施法路径,在身前凝聚法术。

    冰锥在身前浮现,如同火球术一般的掌控力让李俭明白,这玩意就是自己凝聚出来的东西。

    冰锥大小如成年人小臂般,呈不规则圆锥状,尖端冷光烁烁,照得心寒。

    往好里想,或许这玩意凝聚出来的形象不像火球,可以从体型和颜色简单判断其威力。

    往坏里想,要是这玩意效果与体型正相关,那么这玩意着实是阴人利器。自己的法术效果大抵是常规炼气期的三十倍起跳,要是冰锥效果能从体积成正比地看出来,那么其他人凝聚的冰锥都有多小

    一指长吗

    一指长的冰锥表现出与火球不相上下的杀伤力,冰刺术专门负责刺杀是吧

    各种各样的思绪在李俭脑内翻滚,不过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会被杂乱的思绪绊住脚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咱虽然现在不能进行成系统的学习,可实践是最好的学习,立刻进行一个冰锥法术使用的实践。

    操控冰锥打向标靶。

    与想象的一样,标靶没了。

    很直接的,没了。

    不是被蒸发、化光而去、冻成碎渣子之类的效果,而是没了。

    为了节省成本,校内标靶如无订购,所用的都是陶瓷靶。别问为啥是陶瓷靶,现代工业陶瓷在材料学的地位就是如此高端(指你可以玩黑箱也可以玩计算材料学,炒菜能炒出一片天)。

    一发冰锥把陶瓷靶打消失,某种程度上已经是灵异事件了。考虑到现在世界拿的背景剧本就是灵气复苏,灵异事件好像没什么不妥的。

    这能说明什么李俭想着,下一瞬间他就有了想法:坏了,哥们的法术效果还是太猛,陶瓷靶打没了。

    平日里打各种兽类,向来都是用合金棍的,还真没怎么用法术处理过妖兽。

    这让李俭对自己的法术效果把控,与物理攻击把控的程度,有着堪称天壤之别的差异。

    物理攻击毕竟还是已经熟悉了好多年的身体出力,轻一分重一分,不说收放自如,好歹下手有个数,知道自己是用尽全力还是随手一下。

    但法术……李俭觉得,自己施法率是挺好看,但法术效果要是能调小就好了。

章节目录

饱食终日,加点修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晋王孟伯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晋王孟伯仲并收藏饱食终日,加点修仙最新章节